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太空公司SpaceX成功於5月把NASA太空人送上太空並返回地球後,人們對於商業太空旅行的想像突然開闊了起來。
9月28日,由維珍航空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創立的太空旅行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被美國銀行首次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35美元。當天,維珍銀河股價立刻上漲25%。實際上,不僅美國銀行,至今已經有8間華爾街機構給予維珍銀河買入評級,同時沒有一間給予它持有或賣出的較低評級。今年,維珍銀河股價已經上漲了78%。
然而,維珍銀河目前不僅還沒推出任何太空旅行行程,且3次公布營收狀況都呈現虧損;上一季,它虧損了6,200萬美元,完全沒有任何營收。即便如此,美國銀行分析師艾普斯汀(Ron Epstein)如此形容:「在我們納入分析的公司裡,沒有一間比得上維珍銀河的成長潛力」,為何華爾街如此看好?
產業領航者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美國銀行指出5個維珍銀河能夠爬得更高的原因。
首先,它沒有什麼市場競爭對手。由於維珍銀河想要推出的是次軌道飛行行程,也就是雖然進入太空,但是介於大氣層與繞地軌道間的飛行,會成一拋物線回到地球,時間為一小時多。
SpaceX會推出的則是實際進入繞地軌道的國際太空站三天兩夜行程,相比之下維珍銀河的行程較便宜,一張船票約為2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725萬元)。而唯一跟維珍銀河直接競爭的,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所創立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比起維珍銀河已經完成兩次真人試飛,藍色起源到現在還沒載任何乘客上太空。
再來,美國銀行指出它有極高的成長潛力,原因是它在產業中的領航角色。除了太空旅行以外,維珍航空還跟NASA簽定協議,要開發一種超音速飛機,用光速載乘客來往不同城市。美國銀行表示,長期來看,這種點到點的超音速旅行是「革命性的」。
目標客群購買產品的意願極高
產品厲害,沒人買的話也沒用,但投資機構調查發現,這正是維珍銀河成長潛力無窮的原因,因為它的目標客群願意買單。
維珍銀河的次軌道飛行客群是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成年人,這樣的人在全世界大概有240萬人。金融服務公司Cowen調查這些人發現,有39%的人願意花25萬美元購買一張船票。也就是說,維珍銀河如果順利在2021年正式推出太空旅行行程,這些富裕的顧客將非常願意掏出錢包。
專業管理團隊,強大垂直整合力
從公司內部的角度來看,美國銀行指出維珍銀河也展現足夠的執行力。例如,它的太空長是曾經待在NASA長達20年的懷特塞茲(George Whitesides),7月時更從娛樂巨頭迪士尼(Disney)那邊挖來待在那邊30年的樂園高管科格拉齊爾(Michael Colglazier)當執行長。
另外,維珍銀河的垂直整合能力可說是產業之最。美國銀行表示,世界上沒有其他公司像它一樣,自己設計、建造、組裝飛機,然後再商業化運營:「過去十年來,維珍銀河做了許多事進行垂直整合,這減輕了它的執行風險。」
美國銀行最後指出,當然,維珍銀河是一間高風險公司,沒有財務或營運歷史,押寶有沒有押對,還是要看這間太空公司能不能安全載大眾上太空並且因此盈利。
(參考來源:Business Insider、CNBC、CNBC(2)、CNN、The Motley Fool)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