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不久前台灣掀起的「鮭魚之亂」嗎?民眾為了免錢鮭魚吃到飽,全台逾三百人不惜跟風改名。即便去年(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影響,眾多產業受重創,但是挪威身為全球最大鮭魚輸出國,2020年產量仍高達110萬噸,出口額創史上第二高紀錄。

鮭魚風靡全球,但鮭魚養殖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殘忍黑暗面。Netflix今年上架的海洋危機紀錄片《海洋陰謀》(Seaspiracy)揭露「圈養」鮭魚的影響,像是鮭魚因受海洋魚蝨侵害,養殖者需投放抗生素等,造成海洋汙染。

如今,鮭魚「陸地」養殖場有望為海上圈養鮭魚的問題帶來曙光。Atlantic Sapphire是致力於發展陸地養魚場的跨國公司,目前已經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設施Bluehouse,大手筆投資近40億美元(約台幣1120億)。此外,公司更是將目光放在更遠的未來,目標將在2031年前,要讓陸地養殖鮭魚,滿足全美鮭魚年消費量的41%。

鮭魚養殖的水下悲歌:寄生蟲、疾病、魚擠魚、海水汙染

英國動物平等協會(Animal Equality)在2月公布研究報告,揭露鮭魚一直以來受困於痛苦的處境,這是動物福祉的嚴重危機。傳統鮭魚養殖業者在開放海域中,以箱網圈養人工繁殖的鮭魚群。這樣的方式不只危害鮭魚健康,也對環境造成傷害。

海蝨可說是鮭魚的最大噩夢,他們寄生在鮭魚身上,以其皮膚、魚鱗、組織與表面黏液為食,殘害鮭魚身體。鱗片逐漸消失,肉體遭到侵食,最終導致死亡。《海洋陰謀》甚至捕捉到鮭魚被寄生蟲活活吞食的畫面。

除了海蝨問題,擁擠的養殖場也遍布各種疾病,包括傳染性貧血症、脊椎畸形...等。根據全球動物遊說福利組織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調查,鮭魚在擁擠的養殖場存活,且同伴的屍體可能就漂浮在身邊,這樣的環境更助長疾病擴散。

鮭魚的健康堪憂,業者施用的化學物質則造成更嚴重的環境迫害。抗生素和殺蟲劑流入大海會造成汙染。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4月譴責智利鮭魚養殖業,因將汙水排入大海,導致逾5000噸鮭魚死於優氧化。

「陸地」養魚場的目標:拯救鮭魚、改善環境汙染

Atlantic Sapphire的執行長Johan Andreassen說:「10年前,沒有人相信陸地上養鮭魚在財務上是可行的;如今,Atlantic Sapphire已經證明這個方式有效。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產業,市場會有多競爭、能發展出多大的規模。」

Bluehouse從去年開始發展,是該公司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設施,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鮭魚養殖場。將在2031年前,於160英畝大(約650,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上設置總面積約372,000平方公尺的魚缸。

養殖場利用循環水養殖系統(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RAS)來控制水體,包含溫度、鹽度、pH酸鹼值、氧氣含量...等項目,並排除二氧化碳和過濾廢物,循環使用處理過的乾淨用水。如此一來,鮭魚便能免受寄生蟲和海洋疾病侵害,也能降低海水污染的情況。

水產養殖基因大廠Benchmark Genetics專門提供養殖業經嚴格安全控管的鮭魚卵。現在有高達十分之一的鮭魚卵賣給了陸地養殖業,將來這個比例極有可能會再攀升。

世界上最大鮭魚生產商之一的挪威公司Grieg Seafood與Årdal Aqua合資,計劃在挪威建造陸地養殖場,能達到5,000噸的年產量;同樣來自挪威的Salmon Evolution公司今年甚至與韓國最大海產公司——東遠產業株式會社(Dongwon Industries)合作,打算拓展版圖至地球的另一端:南韓。(延伸閱讀:商周ESG與永續者同行

(參考來源:BBCThe Fish SiteInnovation News NetworkFish FarmerOneKindSeafoodSource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