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超商、超市和量販店打敗傳統柑仔店;在美國,亞馬遜與沃爾瑪可說是主宰零售市場;但,在印度,小型雜貨店「基納拉」(Kirana)卻是零售業的根本命脈,占全國高達九成消費量。

一名49歲的基納拉老闆博加納特(音譯,Nagaraju Bhoganatham),在班加羅爾的店面只有200平方英尺大小(約台灣5.6坪)。小小的空間,卻擠滿了大米袋、瓶裝蜂蜜、乾辣椒、即溶咖啡、洗潔劑、刮鬍膏、拖把、掃帚...等,民生必需品應有盡有。

《彭博》報導,基納拉是家庭式經營雜貨店(mom-and-pop store),在印度約有2000萬間。一直以來,它與地方民眾感情深厚,允許買家賒帳、還幫忙送貨到家。此外,也協助房地產交易、求職,甚至婚配,而雙方的「信任」是最大的基礎。

印度顧問公司Technopak Advisors的高級副總裁比森(Ankur Bisen)認為,基納拉在地方社區地位堅固,這也是為什麼電商巨頭打敗不了他們的主因。而疫情,更讓它的不可或缺角色越加堅定。

疫情也無法阻斷基納拉的服務

2020年3月,印度疫情爆發、政府實施全國封鎖。突來的消息讓電商供應鏈中斷,送貨員也被迫暫停貨物遠距運送,民眾苦等不到商品送達。危急之際,只有基納拉有能力繼續為印度13億人口提供服務。

住在德里郊區的民眾夏爾瑪(音譯,Neha Sharma)向石英財經網印度版(Quartz India)表示:「封城第一天,我賴以維生的網購App只留下一則通知,告訴我現在不能送貨到我住的區域。我真的很緊張,因為家裡沒什麼物資。」一年過後,夏爾瑪刪除了App,現在她只到社區內的基納拉購物。

今年4月,印度疫情再度失控、許多網購平台也受影響。與此同時,基納拉立即展開行動,老闆親自到經銷商選取客人所需的物資,確保服務不中斷。「基納拉不會像App一樣丟下通知就消失,所以我覺得老闆可靠多了,他會替客戶想辦法。」夏爾瑪表示。

根據市調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調查,印度這類傳統貿易通路的成長速度快於企業。快速消費品(FMCG)今年1至3月的銷售成長9%,鄉村地區甚至增加14%,但電商的成長幅度卻回落至個位數。

科技引領基納拉,踏上現代之旅

很快地,基納拉也引起亞馬遜、沃爾瑪、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等零售巨頭的興趣。特別的是,顧問公司Technopak Advisors的副總裁比森認為,印度的零售劇本與西方大不相同,這些巨頭若想打進印度市場,得先拿到基納拉這張門票。

為什麼各大企業不「肖想」取代這種小型雜貨店呢?《彭博》指出,印度零售市場目前價值約1兆美元。根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 Inc.)數據顯示,電商渴望拓展網購至印度龐大的食物與雜貨領域,但是目前,竟然僅有不到1%銷售量成功移轉。

因此,為了從基納拉爭取大量訂單、達成交易以提供信貸服務,並利用商店作為履約中心(Fulfillment Center),零售電商決定改與基納拉「互助共存」,而企業家稱此新興市場為「Kirana Tech」。

印度《富比世》(Forbes India)估計,目前約30%的基納拉店家接受Google Pay、Paytm等電子支付服務;15%超過500平方英尺(約台灣14坪)的店家,則改用自助服務,QR Code查詢功能和貨架圖在此派上用場;此外,印度網約摩托車運營商Rapido,更與7500間基納拉合作,數小時內就能完成送貨。

迄今,沃爾瑪旗下印度電商Flipkart與160萬間基納拉合作,而他們在2020年每月平均價值遞送(value delivery)提高了30%。本月,Flipkart表示今年上半年,即便受疫情衝擊,二線和三線城市基納拉採用電子商務的比例仍然大增三倍。

至於另一間巨頭亞馬遜,則和2.8萬間基納拉合作,為住在店家半徑2.5英里內的客戶提供送貨服務。此外,亞馬遜又與5.5萬間店家簽約,讓員工協助消費者在線上下訂單。

基納拉的未來:「混合式」雜貨店

基納拉與電商的感情看似一帆風順,但其實,許多店家對沃爾瑪和亞馬遜這類大企業仍抱有戒心。4月,他們就被指控涉嫌不公平貿易行為。目前,商家與各式各樣的電商App合作,並相信能與巨頭競爭、不用擔心價格被壓低。

雖然雙方之間存有紛爭,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基納拉正在改頭換面。班加羅爾線上食品雜貨平台Jumbotail Technologies的營運長Ashish Jhina認為,基納拉的未來是「混合式」雜貨店,消費者可以到店購買,也能在線上下訂單。而數位化的轉型,勢必能為其招攬更多客戶、創造更多機會。

參考來源:BloombergQuartz IndiaForbes IndiaBusiness StandardLivemint.com

核稿編輯:田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