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改善晚年精神健康所知的一切,幾乎都是基於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一個重要的例外,是精神科醫師迪克森.奇班達(Dixon Chibanda)做的系列研究。

奇班達出生在中南美洲的辛巴威,他在那裡長大、執業。他提出一個源於「正向年齡信念」的主意,改善了成千上萬老年人的生活。

善用老奶奶的智慧:友誼長凳計畫

一個「友誼長凳」(Friendship Bench)的主意,動用了老奶奶的智慧。辛巴威有1400萬人口,但只有12位精神科醫師。奇班達得知自己一位名叫艾莉卡的病患,因為付不起公車錢,無法前往360公里外的醫院,因而自殺。奇班達告訴我,當時辛巴威正經歷著一段「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動蕩不安」時期,但可利用的精神健康服務和需求,有著巨大落差,於是他決心要找到解決方案。

沒有資金、沒有空間,也沒有可用的精神健康工作者,奇班達甚至無法招募到志工,因為年輕男女和年長男性大都離開村落,試著在別的地方找到工作,他們通常是去礦場。

「我突然想到,我們非洲最可靠的資源之一就是老奶奶。每個社區都有她們,她們不會為了尋找更好的工作而離開自己的社區。」他提出了一個主意,就是教導老奶奶,讓她們在社區一個安全低調的戶外場所,坐在公園長凳提供村民「談話治療」。

剛開始,奇班達並不相信這個計畫能發揮作用,他不知道老奶奶們是否感興趣,也不知道她們是否擁有實行這個計畫的能力。為了找到答案,奇班達招募了14名不曾受過醫療或精神衛生訓練的老奶奶,教他們如何審查、確認當事人是否需要更高階的照護,並進行45分鐘的談話治療。

2個月後,奇班達觀察到老奶奶不只感興趣,還有能力充當非專業的精神衛生工作者,而且,她們相當有做這件事的天賦!奇班達說:「我察覺到她們很能夠理解我們說的精神衛生上的社會決定因素,她們就是知道該做什麼。事實上,她們有很多資源,甚至不用我加入。我的工作只是讓她們能以結構性的方式,運用早已擁有的工具和知識。」這些工具包含,善於聆聽,能夠傳達同理心和反思,也能使用當地的智慧和文化。

「友誼長凳」在辛巴威會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是,當地文化具有強烈的正向年齡信念,奇班達指出,「提到年老,在我們的文化中首先顯現的是尊敬,對長者有眾多尊重,我想這可能是友誼長凳成功的原因,當事人認可老奶奶有1、2件事可以教你。」

現今,有800名平均67歲的老奶奶,在為自己的村民同胞提供談話治療。

友誼長凳的模式,已擴展到辛巴威的鄰國馬拉威和波札那,以及尚吉巴半自治區,對各種年齡層、七萬多名的當事人進行過治療。若當事人還年輕,老奶奶會稱他們為「孫子」;若當事人接近老奶奶年齡時,她們就稱他們為「兄弟」或「姊妹」。

老奶奶比醫師更能有效減輕憂鬱症?

這個計畫的成功,已在多項臨床試驗的記錄中獲得證實,其中一項發表在極富聲望的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奇班達的團隊發現「老奶奶比醫師能更有效的減輕憂鬱症」。

在另一個試驗中,他們發現老奶奶本身也從提供「友誼長凳」的治療中得到好處。奇班達一方面覺得這令人驚訝,因為老奶奶「花了很多時間和有精神創傷的人談話」,另一方面他又解釋說,他認為這很有道理:「這個工作給了她們一種歸屬感和目的,她們的狀況比沒有從事這項工作的其他老年人來得好,因為她們回饋了社區,這是多年來一直照顧她們的社區。而現在,在人生暮年,她們對社區有所回饋,並感受到巨大的回報。」

一個住在辛巴威首都南部鄉鎮的80歲奶奶,是奇班達尤其欽佩的老奶奶,她是15年前首次招募的14名創始老奶奶之一,至今已成功透過「友誼長凳」治療過幾百位當事人。

對於這樣的結果,奇班達說:「她之所以成為最富成效的老奶奶之一,是因為她擁有讓人們分享故事的驚人能力。她本身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說故事高手,非常清楚如何使用肢體語言,她會用雙手和眼睛來溝通。她擅長聆聽,知道別人哭泣時什麼時候該幫他一把;她擅長所有醫學院或精神病學沒有教過的小事,她真是太厲害了。」

奇班達有一個夢想:「全世界年滿65歲的人口有15億人,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城市建造全球性的老奶奶網絡會怎樣!」這支老奶奶大軍(他認為,還可以加入沒有孩子的老太太和老先生),將可以提供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精神衛生服務。

儘管「友誼長凳」模式受益於具有正向年齡信念的文化,但是在其他年齡信念較為負面的國家試辦這個計畫時,也同樣成功。

老奶奶提供有效的治療談話,似乎有助於反轉這些負面的年齡信念,當我聽取奇班達的精神衛生願景時,我問他是否認為「友誼長凳」也有助於減少年齡歧視,他同意這也是這夢想的一部分。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不老思維

書籍簡介

《不老思維:只要你願意,就可以越活越年輕》

作者:貝卡.雷維(Becca Levy)
譯者:陳芙陽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11

作者簡介

貝卡.雷維(Becca Levy)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行為科學系主任與流行病學教授,以及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此外,她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對抗年齡歧視運動」的科學顧問、《高齡心理學手冊》副主編、《心理學與高齡化》顧問編輯、《恥辱與健康》創始編輯委員會成員、諮商與臨床心理期刊《GeroPsych》和《老年學雜誌:心理科學》編輯委員會成員。

雷維教授的研究主要探討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身體功能和壽命長短的社會心理因素,就學期間便獲得了哈佛醫學院高齡化學部和社會醫學系的「美國國家高齡化研究所博士後獎學金」。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她的研究更得到了國家高齡化研究所、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國家科學基金會,以及派崔克和凱瑟琳.韋爾登.多納霍醫學研究基金會的贊助與支持。此外她更獲獎無數,其中包含「布魯克代爾國家高齡化領導力獎學金」、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巴爾特斯傑出研究成就獎」、美國老年學學會頒發的「理查德.卡利許創新出版獎」,以及國際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每四年授予一次的「埃瓦爾德.W.布斯研究獎」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獎。

雷維教授是當代「樂齡心理學」的研究權威,致力對抗「年齡歧視」,曾受邀至美國參議院與高等法院為「年齡歧視」的不良影響作證說明,《紐約時報》、《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英國BBC等媒體也經常援引並請教她在樂齡議題上的專才及論述。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