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最新研究《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物理科學基礎報告》(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以科學數據佐證,警告暖化快於預期,而人類正以「前所未有、不可逆轉」的方式改變地球氣候。

《BBC》列出5大摘要:

  • 與1850至1900年期間相比,2011至2019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了1.09°C。
  • 過去5年(2016至2020年)是自185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 相較於1901至1971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約2倍。
  • 人類影響是1990年代以來全球冰川縮減,以及1979至1988年、2010至2019年北極海冰面積減少的最大主因。
  • 幾乎可以確定自1950年代以來,熱浪等極端高溫事件變得更頻繁、更劇烈,而寒冷事件變得較不頻繁、較不嚴重。

對此,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於8月10日舉辦「台達氣候沙龍」解析報告活動。以下結合出席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副執行秘書龍世俊、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邱祈榮等專家意見,以及來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可歸因於人為氣候變遷的熱相關死亡率研究」專家意見》,總結台灣社會面臨的4大氣候風險。

一、台灣升溫比全球快,40年後冬天恐消失

中研院許晃雄表示,台灣增溫比全球還快!台灣全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1911至2020年)上升約1.6°C,而全球平均是1.07°C。並且,過去台灣100年增溫約1.2°C,顯見近50年、和近30年增溫有加速趨勢。

此外,台灣冬天長度越來越短,夏季越來越長,冬衣幾乎可以不用拿出來,而短褲吊嘎根本不用收了!1961至1990年,季節長度平均是90天。但,21世紀初夏季卻增長到約120至150天,冬季縮短為約70天。約莫2015年來,台灣冬季平均剩大約20到40天,相當驚人。

未來,推估台灣溫度將持續上升。21世紀中、末,各地高溫36°C以上日數增加,最劣增幅分別約8.5日、48.1日,其中都市地區升溫變化更顯著;夏季長度則從目前約130天增至155到210天,冬季從目前70天減少為0至50天。2060年,我們可能幾乎會沒有冬天!

二、雨量變異大,乾旱暴雨輪流來

在1961至2020年間,少雨年發生次數明顯比1960年以前增加,如此相對乾旱的年代,會持續下去。至於台灣最大單日暴雨的變化,在1990至2015年間,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明顯增加。

未來,推估台灣年總降雨量、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以及年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在各地皆會有增加的趨勢。此外,侵台颱風數量將減少,但是強颱出現機會、降雨量都增加,如果莫拉克颱風再來一次,雨量會多增40%。中研院許晃雄表示,可見台灣乾越乾、濕越濕的極端情況,會更嚴重。

三、中暑等熱傷害衝擊更大,女性、老人、兒童尤其危險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網站引述〈近期受人為氣候變遷影響的熱相關死亡率負擔〉研究,發現全球
平均有約37%與高溫相關的死亡可歸因於人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而台灣為39.5%,相對其他地區微幅偏高。

中研院龍世俊則表示,天氣越熱,對台灣民眾造成越大熱傷害衝擊。不只平均溫度增高,每日最高溫亦然。將來夏天,每日最高溫逾34°C恐會持續超過2個月,如此溫度條件下,中暑等熱相關疾病急診數字將增4倍。尤其,女性提高7.5倍、65歲以上老人是5.2倍;而就診人數多70%,0到14歲兒童增加2.2倍;最高溫若逾33°C,非意外死亡人數也增加(8%)。

戶外活動者應注意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因其不只考慮溫度,也包含相對濕度、風速、太陽輻射等因素。WBGT值高於33的日數增加,而0至14歲兒童將面臨最大風險(增加6.86倍),老人為次要(增加5.5倍)。

台北市立大學衛生福利學系林于凱副教授提醒,台灣未來應積極發展本土之高溫預警及調適策略,並提早因應。中研院龍世俊則表示,台灣民眾容易忽略暑熱造成的影響,而沒有適當地保護自己。至於提高因應能力,不代表一直開冷氣,而是採用通風的都市規劃、節能降溫的建築設計、耗材設備,或控制在同樣溫度,卻能較省電之設備。政府、公司、個人,尤其戶外工作與活動者,皆須提高對熱傷害的警覺。

四、高溫造成台灣農業損失,將成新常態

台灣大學邱祈榮表示,台灣這幾年造成農業總損失超過1億元以上的天災越來越多,包含暴雨、乾旱等。尤其2019年1至2月乾旱、2至3月高溫天災,顯示暖冬出現。邱祈榮主任警告,未來高溫造成台灣農業損失,恐怕會成為「新常態」。

對此,台灣政府要打造「韌性農業」,農委會把發展重點從技術面轉移至建構農業體系等組織或推動策略方面。此外,過往遇到天災,政府只是發錢補償,現在則引入農業保險政策,並設立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為極端氣候做準備。

參考來源:BBC台達氣候沙龍直播影片台達氣候沙龍直播簡報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