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週一(1日)以選舉存在大規模舞弊為由發動政變,推翻了脆弱的民主政府,逮捕了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與她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內其它要員。

緬甸全面恢復軍事統治,軍方宣布國家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權力轉移到最高將領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手中,並由軍方支持的現任副總統明穗(Myint Swe)代理總統一職,結束了該國自2011年開始的短暫準民主制度。

為什麼會發動政變?

時間拉回去年11月8日,緬甸各地人民戴著口罩參與投票,「人們很高興投票,因為他們想逃脫政治鬥爭。他們想要真正的民主。」一位負責民調的工作人員告訴《半島電視台》。

但政變卻已悄悄醞釀。當時緬甸敏昂萊就提出軍隊可能不接受選舉結果的可能性,他指責翁山蘇姬政府有「無法接受的錯誤」。

去年選舉結束後,平民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83%的議會席位。根據《華盛頓郵報》指出,就在宣誓就職的國會開議前幾小時,不滿選舉結果的緬甸軍方,派兵包圍議會,並持槍強勢押走翁山蘇姬、總統溫敏(Win Myint)與黨內所有重要的政府閣員。

《紐約時報》報導,發起政變後,軍方還迅速控制了緬甸的基礎設施,暫停了大部分電視廣播並取消了所有國內和國際航班;他們也暫停主要城市的電話和網路、股市和商業銀行關閉。因此有人們在自動提款機大排長龍、民眾衝向賣場囤積食品和補給的情況。

「羅興雅事件」有損翁山蘇姬光環

根據《BBC》,翁山蘇姬因爭取人權而放棄個人自由,挑戰統治緬甸數十年的軍方將領,被視為人權燈塔。1991年還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殊榮,被譽為「無權者力量的傑出典範」。

2015年11月,翁山蘇姬在緬甸25年來的第一場公開競選中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壓倒性勝利。卻因翁山蘇姬的孩子為外國公民,遭緬甸憲法禁止出任總統。

當時,《經濟學人》因緬甸的民主改革將其選為該年的年度國家;台灣《商業周刊》則在2017年以「亞洲之眼——新緬甸」為題,報導台商如何佈局緬甸這個新世界。然而,緬甸的民主仍如履薄冰。

事實上,緬甸這部由軍方擬定的憲法仍賦予軍方將領極大權力,包含握有25%無須改選的國會席次,且國防、內政與邊境等核心部會權力都握在軍方手裡。但現年75歲的翁山蘇姬仍普遍被視為實質領袖。

然而,《BBC》報導,自從翁山蘇姬擔任緬甸國務資政以來,她對待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族裔羅興雅人(Rohingya)的方式,讓外界看清她的領導風格。

2017年時,緬甸若開邦(Rakhine)警察局遭襲擊,引來軍方強力鎮壓,數以十萬計的羅興雅人因而被迫逃往鄰國孟加拉。

原本外界認為翁山蘇姬會試著治理種族多元的緬甸,但她2019年在荷蘭海牙國際法庭上,就羅興雅事件舉行的聽證會上,竟然替緬甸軍方的行為辯護,讓她的國際聲望一落千丈。

《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件事讓先前力挺翁山蘇姬的國際人士,紛紛指控她不願譴責仍大權在握的軍方,對強暴、謀殺等可能種族滅絕事態,視若無睹。加上近年翁山蘇姬和中國、印度等強國走近,與當年極力營救他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疏遠,舊日盟友對她感到失望。

此次緬甸政變,根據《CNN》,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過去10年,基於民主進展,美國取消對緬甸的制裁。但現在情況生變,美方會對相關制裁進行評估,採取適當行動。他也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敦促緬甸軍方放棄所奪取的權力、釋放拘留的官員,避免對人民暴力相向,且表示美國會捍衛民主。

(參考來源:NYTBBCCNNWashington PostAl Jazeera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