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含金量

像谷歌、臉書與亞馬遜之類的公司,乃至於像Airbnb與Uber這類分享經濟的業者,都很喜歡標榜自己是一種「平臺」。它們直接面對的不是傳統定義下的市場,它們不生產商品或服務,也沒有東西要賣給潛在客群。它們的營運範疇,認真說起來,是落在經濟學家所稱的「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中,至於它們做的事情,就是在這雙邊市場裡以樞紐、連結者或守門員的身分來同時發展市場中的供需兩端。

在其中一端,你會看到它們提供一種服務給人使用;在另外一端,你會看到它們會賣東西給其他業者──可能包括銷售與廣告空間,也可能包括使用者的行為資訊。企業會這樣腳踏兩條船,甚至多條船,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雙邊市場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兩端相互連結的方式。

隨著市場其中一端的使用者人數變多(如搜尋引擎或社群網路的會員增加),廣告的點擊次數與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資訊量也會隨之增加,由此另一端市場的獲利性就會增強。這種模式很適合谷歌跟臉書等業者對其服務的使用者顯得大方:因為它們要的本來就不是你的錢,而是你的人。這一端的人多了,另一端要賣給企業的產品才賣得動。「社會主義」無論數不數位,在這當中都只是幌子而已。

所以我們不應該覺得谷歌提供了免費的服務給使用者。相反地,是身為服務使用者的我們在提供重要的生產要素給谷歌:它們圖的是使用者的廣告點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個人資訊。搜尋引擎與各種服務,只是交換我們付出這些東西。谷歌的主要獲利,來自於把廣告空間與個人資訊賣給其他企業。

一項服務在網路上免費,代表你沒有被當成客戶,而是被當成了產品。

臉書與谷歌的商業模式,都是建立在個人資訊的商品化上,都是在透過雙邊市場的煉金術,來把我們的友誼、興趣、信念或喜好轉化成可以賣錢的生意。所謂「共享經濟」,根據的也是同樣的概念。「共享」一詞大家如今琅琅上口,但其背後的核心意涵並不是利他主義,而是要找到缺口,讓市場交換行為能滲透我們食衣住行的大小環節──居住、搭車,甚至人際關係──然後把我們生活中這些它們原本碰不到的東西,變成它們可以出售的商品。

一如俄羅斯社會觀察家葉夫根尼.莫羅佐夫(Evgeny Morozov)所提出的警語:這樣的發展中,夾帶著一種風險,會把我們全都變成「不停出賣自己的人」。

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部分不能拿來交易,更別說這發展還會同時掏空穩定就業市場跟良好生活品質的根基。

站在「平臺資本主義」之上

平臺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一詞,常被用來指涉商品與勞務從生產、分享到交付的新模式──平臺資本主義比傳統的商業模式更加水平、更看得到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且較無需由傳統機制(如旅行社)來提供中介。所謂「分享經濟」在這種框架下的運作,就是要在雙邊市場中減少兩端的摩擦:把買方與賣家連結起來,把潛在的客戶與廣告主連結起來,並在各種做法上追求效率。

表現在外,這是對商品與勞務在生產、分享與交付上一種極端的轉型。平臺資本主義創造附加價值的方式,是把原本在服務中屬於「邊緣人」的部分──以Uber為例就是叫車、選車、追蹤車輛與支付車費等環節──找來挑大樑,將之變成服務的核心。但當身障使用者向Uber申訴駕駛不幫忙把輪椅搬到後車廂時,Uber卻只會規避責任,因為它們會宣稱自己不是計程車公司,只是單純的平臺而已。同樣地,愈來愈多用Airbnb找住宿的人遇到地點安全性或房東種族歧視的問題時,該公司也是愛理不理。

Uber就跟谷歌、臉書、亞馬遜一樣,看似沒有上限地在成長。瀰漫在線上市場中的網路效應有一項重要的特性:一但公司建立起市場領導地位,其霸業就只會不斷成長,且幾乎自動地自我成長。若每個人都在臉書上有一片天地,就不會有人想加入別的社群媒體。多數人上網搜尋用的都是谷歌,於是乎谷歌與其對手的差距只會愈拉愈開,畢竟愈多人用,谷歌能拿來發揮的資訊量就愈多。隨著谷歌的市占率擴大,其能用以吸引使用者的能量也會愈大,這一點又會反過來成為其市占繼續成長的肥沃土壤。

與網路先驅者所說的正好相反,網路效應讓網路的發展愈來愈集中,市場力量愈來愈以排山倒海之勢集中在少數大型業者手裡。光谷歌一家公司就掌握了美國七成的線上搜尋筆數,在歐洲更高達九成。臉書有相當於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逾十五億用戶,領先眾家對手好幾條街。

亞馬遜現占美國實體書籍販售市場約過半的市占,更別提其在電子書部門一枝獨秀。六家公司(臉書、谷歌、雅虎、美國線上[AOL]、推特與亞馬遜)合占數位廣告市場大約53%(光谷歌與臉書就拿走39%)。

這樣的霸業,代表網路巨擘可以對其使用者與企業客戶予取予求。像不少書籍的出版業者就很不滿亞馬遜堅持的合作條件,不斷要求改善現狀,但實際上出版商對此根本使不上力,只能狗吠火車而已,畢竟如葉夫根尼.莫羅佐夫所說:「亞馬遜就只有一家,別無分號。」雙邊市場裡強大的網路效應讓這些大公司深植地基,由此谷歌之流的業者雖無獨占之名卻有壟斷之實。沒有獨占罪名纏身,代表它們不像菸草、造車與食品等傳統產業中的大公司一樣被反托拉斯的立法鎖定。

平臺提供者在核心市場中控有的霸業,可以進一步用來在衛星市場中獨厚自家的產品或服務,藉此進一步延伸領先者的業務觸角。歐盟目前正在調查谷歌,就是因為據傳谷歌會系統性地讓搜尋結果倒向自家產品。

同樣的道理,不少用戶也對臉書挪用、儲存、分析與販售其個人資訊給第三方客戶非常不滿,但只要他們的朋友還沒離開臉書,他們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臉書等公司對此最制式化的回應就是「競爭者按一下滑鼠就有」。這樣說反映了它們有恃無恐,因為在網路效應如此強大的市場中,競爭者幾乎絕種。

近期賓州大學一項研究調查了一千五百名美國網友,了解他們何以同意放棄部分隱私換取網路服務與應用。關於這點,坊間最典型的回答是,消費者會衡量隱私的成本與免費服務的效益,願意使用就代表他們覺得這是筆划得來的交易。另一種不相上下的說法,則是不少用戶純粹不知道網路公司侵害他們的隱私到何種程度。但有趣的是,賓州大學的調查結果與這兩種解釋都不一致。賓大的研究顯示,消費者之所以接受被追蹤並提供個人資料,並不是樂於這麼做或被蒙在鼓裡,而是因為充滿無力感的他們已經放棄努力。

消費大眾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的社會裡,你怎麼可能不用網路搜尋引擎、怎麼可能不用大家都在用的社群媒體,又怎麼可能都不光顧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購物平臺。但要使用這些服務,代價就是你得接受強勢業者所設定的條件,反正業者的態度就是「不爽不要用」,反正你也無路可走。

數位價值的創造與萃取

大數據的興起,常被標榜為廠商與消費者雙贏的機會,但是否如此其實要看大數據握在誰的手中,還有數據是以何種方式獲得「治理」的。智財權範圍變大、效力變強,愈來愈朝上游移動等事實,就跟其獲得治理(或被放任不治理)的方式有關。任何一種市場都必須經過整頓,才能讓其專業知識納入治理,進而讓市場運作的結果符合我們作為一個整體社會的需求。

事實上,官方的監管並非如外界普遍認為的是為了干預市場,而是為了讓市場能朝對社會公益最有利的方向運行。以大數據為例,市場幾乎由臉書、谷歌、亞馬遜、IBM與微軟等五大所獨占。但這兒的問題不光在競爭,也就是產業中業者的數量與規模。由少數幾家公司來達成足夠的經濟規模,藉此把成本壓低,把資料變便宜,不見得是件壞事,畢竟大家的實質所得都在下滑當中。

關鍵的問題,在於網路獨占者與所得下降之間的關係。數據遭私有化後不拿去作為公益用,反而拿去幫忙企業賺錢,一種新型態的不平等於焉誕生──大數據催生出的獲利只掐在特定人手裡。光是把獨占的資訊賣便宜一點給消費者,算不上真正的解決之道。亞馬遜等企業所倚賴的基礎建設是用公家錢所蓋的(前面討論過,網際網路就是稅金堆出來的成果),這些企業所喝的奶水也來自各方集體產生出來的網路效應。

當然,企業想利用新型態的數據創造出各種服務,無可厚非,但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確保資料的所有權與管理權能如其資料來源──社會大眾──一樣集體而多元。一如莫羅佐夫所說:「與其由我們付費給亞馬遜來使用──用我們的數據做出來的──人工智慧,不如要求亞馬遜付給我們資料使用費。」

書籍簡介

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
The Value of Everything: Making and Tak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作者: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
譯者: 鄭煥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29

作者簡介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博士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創新經濟學與公共價值教授,並於該校身兼創新與公共目的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 Public Purpose)的創院院長。她先後取得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文學士學位,以及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她曾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的科學政策研究中心(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擔任過雷金納德‧摩西‧菲利浦斯講座教授(R. M. Phillips Professorial Chair),也是英國社會科學院(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與義大利國家科學院(Italian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Lincei)的特選院士。

  她針對由創新主導的普惠性與永續性經濟成長,給予世界各國政策擬定者建議。她目前以委員身分活躍於蘇格蘭政府的經濟顧問會議、南非總統直轄的經濟建言委員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之下的新成長論述建言團體、聯合國發展政策委員會(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瑞典創新局(Vinnova)的顧問委員會,乃至於挪威的研究委員會。她另外身兼義大利總理的特別經濟顧問(2020),並在歐洲委員會研究、科學暨創新執委特別顧問的任內(2017-2019)執筆了在歐盟中影響深遠的「使命導向研究與創新」報告,使得各種「使命」在歐洲委員會的地平線(Horizon)創新計劃中,變成了舉足輕重,推動計畫前行的一項嶄新利器。

  www.marianamazzucato.com | @MazzucatoM

責任編輯:梁喆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