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卸任,但他去年11月簽署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人投資與解放軍相關企業的禁令正式發酵,原本紐約證交所在2020年12月31日,宣佈將中國三大電信業者: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摘牌下市。

短短4天內,紐約證交所卻突然「髮夾彎」,表示將不會啟動把中國3間電信商下市的程序,此消息令華爾街感到一片錯愕。

分析師:紐約證交所的行為「極度怪異」

投行傑富瑞(Jefferies)電信業研究主管李裕生告訴《彭博》,這是他從事分析師工作以來,所見過美國股票市場「最怪異」的事件,畢竟當初宣布要下市中國電信商後,他們就把持股拋售,「髮夾彎」的行徑讓投資人承受「雙重損失」。

獨立分析師倫迪(Travis Lundy)也在自己的推特上批評,紐約證交所的髮夾彎反映了其「遲鈍無能」,而美國財政部則是「領導能力薄弱」。

雖然目前外界尚不清楚,紐約證交所是「誤解」了行政命令,還是此事牽涉到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問題。

但《金融時報》指出,歐巴馬時期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中國主管梅迪爾斯(Evan Medeiros)表示,川普下市的舉動是要確保美中將持續長期敵對,此政策將迫使雙邊經濟加速脫鉤,而股票交易員認為,紐約證交所突然改變做法的行徑,其實比較符合市場預期,也就是將入主白宮的拜登,會利用美國的資本市場,不會像川普一樣對中國企業「咄咄逼人」。

對中國來說,下市影響本來就有限

《紐約時報》分析,若中國三大電信巨頭真的退市,即反映了中國的力量和財富的成長,以及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日益疏遠的關係,亦標誌中美之間商業上的斷裂。

然而,由於這三家公司在紐約證交所的交易量並不多,在美國的存託憑證規模不到200億人民幣,僅佔公司股本的2.2%,就算真的被下市,實際影響恐怕不大。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摘牌舉動可能會給股票帶來短期拋售壓力,但是,這些中國電信商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國內,具有良好的基本盤,復甦趨勢不會受到下市的影響。

能源產業可能會是下個摘牌目標?

《路透》指出,目前已有31間中國企業被列入美國的「中國軍方企業」清單之中。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Steven Leung)告訴《彭博》:「更多的中企可能會在美國被下市,石油巨擘可能是下一波。」

彭博分析師翰尼克(Henik Fung)也認為,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三家能源巨頭很可能是接下來面臨下市風險的中企,因為中國海洋石油本來就在制裁名單內,遭指控與解放軍有密切牽連,其他兩家可能被波及,因為能源產業本就是中國軍方的重中之重。

事實上,自從中美關係交惡,就有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回到上海、香港上市。《紐約時報》認為,中國企業對華爾街的依賴已逐漸減少。

像是中芯國際、擁有人氣網站微博的新浪,都在去年主動從那達斯克下市,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去年11月也在香港二次上市,被認為是「有備無患」,意在減少未來被紐約證交所下市造成的衝擊。

(參考來源:FTBloombergNYTReuters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