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將近過一半,展望下半年,哪個關鍵字對經濟影響最大呢?

答案是:降息。

美國時間6月17日與18日,美國聯準會召開利率會議,目前利率維持在4.25-4.5%。不過市場預期2025年下半年,聯準會可能會降息兩次,時間落在今年九月與十月。

事實上全球各大經濟體,近來都走上降息之路。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今年五月降準又降息,向市場釋出人民幣一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資金。

在歐元區,6月5日歐洲央行將利率降至2%,這是它最近一年第八次降息,如今歐元區利率已降至2023年初以來最低水準。

至於開發中國家,從俄羅斯到印度,也在陸續降息。

這引來四個問題:

問題一:為何這些經濟體要降息?

首先,今年上半年,各國央行本來擔心降息會造成資金外流、對本國貨幣造成貶值壓力,因此不願太快降息。

然而,貿易戰爆發後,美元持續走弱,消除了各國決策者的憂慮。

其次,這些央行認為通膨已受控。

例如在歐洲,通貨膨脹率已降至歐洲央行2%的目標,薪資成長和能源價格也減緩,歐洲央行設定明年通膨預期將降到1.6%。

美元走貶減輕本幣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