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8日,《朝日新聞》刊登了一則奇怪的廣告。它被夾在其他電影預告之間。這則廣告不像那些活蹦亂跳的宣傳,跟五顏六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它是一整面文字牆。是一系列雜亂無章的敘述,最後一句是:「那你為什麼在這裡?」

這些句子被放在一部叫《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的標誌上頭。這是一則動畫廣告。

對一部暑假電影來說,這看起來是個掃興的宣傳。然而,它奏效了。《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成為當年日本票房第4高的電影,引起了轟動。

被社會摒棄的人,可能會認同《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裡年輕的碇真嗣那樣孤獨而軟弱的主角。全日本的年輕人都在他或這部電影其他受到創傷的角色中看到自己。

黑色幻想反映年輕人掙扎

當《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黑色幻想吸引全國關注時,報紙頭條評論「這股流行反映出一個生病的世代」。如果他們更誠實一點,他們應該寫的是這個國家生病的文章。

1987年的日本,在各方面都處於上升趨勢;1997年的日本,則成為受到長期經濟衰退影響的研究案例,不論是在社交上,或個人層面上。年輕人在看不到盡頭的經濟衰退中,為未來苦苦掙扎。

《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故事背景設定在2015年,一場大災難導致地球人口減少一半之後的15年,這部電影的主角有一個可怕的童年,他不知道母親是誰,父親在他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就失蹤了。故事開始時,真嗣被他長期缺席的父親召集到一個他無法掌控的世界,對即將發生的一切都毫無準備。

但未來完全掌握在這個脆弱的年輕人手中。我們能做的只是看著他一路跌跌撞撞。

《新世紀福音戰士》引用並且回味了舊有的動畫和科幻片,並融入了新元素。近年來,沒有哪部動畫能像它那樣吸引年輕人,它也許跟歷來任何類型的節目都不同,是直接用視覺語言跟年輕人說話。

我們很容易將《新世紀福音戰士》現象看成是社會廣泛存在的青少年逃避現實案例,認為他們在艱難時期退縮到幻想中,但是他們本質上是在以自己的形象重塑時代精神。

創作者兼導演是當年37歲的庵野秀明,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觀眾,因為他也是其中之一:御宅族。

這個名詞緣起於1983年,用來描述那些非常沉迷於流行文化(科幻片、動漫、漫畫或偶像歌手)的人,以至於這些東西成為他們生活的軸心。

庵野的電視影集及之後的電影獲得了驚人的成功,也代表了御宅族本身的一次偉大亮相。長期以來,他們被整個社會貶抑成過度生長的小孩,甚至一度被視為罪犯。

它是諸多政治、社會、次文化因素交織而成的高潮,一個原因是年輕人在這個陌生新世界裡有被遺棄的感覺,他們被剝奪了社會安全網,例如曾經支撐著他們父母那一代的終身雇用制。

動漫從被視為偏差翻身主流

但也許最重要的是,它實現了一個自1980年代初就被遺忘已久的夢想。在這個夢想中,社會認同動漫不只是小孩的玩意,而是世界各地年輕人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換句話說,這個夢早已被除了御宅族外的所有人遺忘了。

在1980年代,這些青少年動漫迷的狂熱會被大眾視為是一種消遣娛樂;然後,隨著他們在過去10年中數量的增長,大家開始將其視為是一種令人不安的偏差行為。

到了1980年代末,他們甚至被當作是社會的禍害。儘管如此,他們仍深刻改變了主流社會的品味。因為細膩的年輕粉絲,透過他們的鑑賞力,幫助日本的卡通和漫畫轉變成一種更為豐富的藝術形式,讓它們在國外找到了熱情的觀眾,這還要歸功於新科技的出現:首先是錄影帶,然後是有線電視,接著是網際網路。

粉絲和觀察者都在苦思該如何稱呼這個奇怪的新世代日本成年人(或準成年人),他們全心全意投入追逐流行文化中的某個重點,近乎癡迷。大多數粉絲稱自己為「瘋子」。

直到1983年,一位名字叫作中森明夫的年輕記者終於發明了一個名詞,可以用來定義這個瘋狂沉迷於流行文化的混雜新世代,這個名詞是御宅族(otaku)。

在日本,動漫不是一種類型,而是一種媒介。有為小小孩所製作的動漫,像是歷久不衰的《麵包超人》,片中超級英雄的頭部是一種叫作anpan的日本麵包為模型而塑造,在2002年,短暫取代了Hello Kitty,成為日本收益最高的角色。還有針對較年長觀眾的動漫(例如2016年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故事設定在原子彈爆發前的長崎)。

日本動漫在票房表現經常超越好萊塢大片。導演新海誠2016年的青少年浪漫片《你的名字》,創下日本有史以來票房第4高的紀錄,僅次於《冰雪奇緣》和《鐵達尼號》。

至於第一名呢?日本史上收入最高的電影製作人也是一位動畫師。他的名字叫宮崎駿(編按:2020年《鬼滅之刃劇場版》票房超越宮崎駿的《神隱少女》,不過同樣是一部動畫電影)。

異質性才是最終吸引力

宮崎駿的作品,尤其是《神隱少女》,就像是村上春樹書中的某一頁:有一個神奇曲折的現實世界,在這裡,外來的主角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滑入了超自然領域。觀者不需要對日本文化有任何特別的了解就可以優游其中。

人們很容易將宮崎駿的勝利,說成是日本動畫製作人所致力追求的顛峰,是動漫界期待已久的一刻。動漫已不再只是次文化,而是日益流行的文化。

但它真的是這樣嗎?在經過一陣實驗和跨文化製作後,動漫很快又回到它長期盤據的次文化小眾市場。動漫天生的異質性,正是讓動漫之所以如此緊密吸引那些認同它的人的原因,而非它的普世性。在美國,動漫一直是局外人的媒介。

宮崎駿出生在二戰前,並在戰爭中長大,打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在閱讀漫畫和觀賞動漫。他所致力的不是動畫本身,而是動漫藝術。

然而,最終將動漫帶進美國人客廳的,不是宮崎駿或庵野。它完全出乎意料,既非改編自玩具系列,也非漫畫。它是改編自電玩遊戲的動漫。這款遊戲的創作者,他的作品將全球幻想日本化發揮更大,他的名字是田尻智,而他的遊戲叫作《精靈寶可夢》。

作者:麥特.阿爾特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1年7月29日

麥特.阿爾特 簡介
AltJapan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致力於翻譯日本的電玩遊戲、動漫,並將其推廣至歐美各地。同時也是作家、翻譯和記者,《紐約客》、CNN、《連線》、《板岩》、《獨立報》、《日本新聞周刊》、《日本時報》與許多其他出版物的撰稿人,亦曾合著多本日本相關圖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