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高飛的子弟兵,跟我分享他在新舞台的日常和辛苦的挑戰、心路歷程,我心中很引他為榮。畢竟他是我帶著那麼多年的人才,有一天可以比我優秀、擁有更高的舞台,是我最高興的事。

現在市場大缺工,尤其電商、數位是各行業都想發展的主流,數位人才都有好幾個工作機會接觸,包含數位原生企業、要轉型的傳統產業,甚至公部門、遠端辦公後的海外企業都開始積極找人。

身處這樣環境,主管要能站在人才角度,客觀看待人才發展。既然大家在職時有許多新機會,身為主管的我們,不戳破不只是我們的溫柔,更是一種優雅的風度。

身為主管,要有「不戳破」的風度

「Yuki,我要跟你說,我的新工作是OOO。聽說妳早就猜到了,謝謝妳一直沒戳破我。」

我的子弟兵們太優秀,平時收到的面試邀約都很多。有一天,一個同事請病假要去看醫生,我很緊張,問了一下情況,希望看完醫生可以讓我知道情況,沒一會兒就收到朋友的reference check,問我這位同事怎麼樣?對方要面試的老闆,親自請他來跟我打聽,讓我哭笑不得。回覆完對方的問題後,我想了很久:隔天到底要不要問一下同事的看病狀況?

身為主管,即便知道這些過程,但這些事情不戳破是基本,幫忙看對方是不是好舞台,也是基本。而作為想在在職期間去面試的同事,也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在職期間去面試,有7個注意事項

1.不要請病假,可以請事假或特休。

別因為自己去面試,讓主管擔心你的身體健康,或是讓前文提及的例子發生,一切就會讓主管哭笑不得。

2.reference check躲不掉怎麼辦?

為了避免新機會的人事部門、用人主管,靠自己的人脈找到對現職較敏感的人選,最好主動提供履歷查核(reference check)的對象,過往/現職的合作夥伴與過去的主管都是可以提供人選。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沒有前一份工作的主管可以提供,也可以考慮寫學校教授或兼職/實習時的主管,不過要記得同時附上作品集。

我自己就常擔任前同事的推薦人,即便只是合作幾年,只要確保當時的合作關係很好,請前主管提供意見,也是很好的作法。

3.面試時,對方說「急著用人」怎麼辦?

永遠要記得,眼前責任比未到手的機會更重要,遇到沒交接完成就急著想丟下現職,趕緊去新工作報到的工作者,我都會覺得很可惜。

職場口碑需要累積,職涯更是數十年的事情。個人品牌不是經營LinkedIn、接受採訪,就能營造出來,日常工作行為的累積,才是你真正的個人品牌。

4.消息外流怎麼辦?

一旦開始面試,就要做好消息外流的心理準備。如果沒找到適合的工作,你打算要留任現職,請別挑年度考核、晉升的時候,因為沒有一個公司會把僅有的資源給要離職的同仁。

如果你拿走了少數晉升的機會就馬上離職,你不尷尬、尷尬的真的就是別人,例如你的主管和同事。

5.誠實提供上一份工作的年資、職務內容

不要誇大也不要遺漏。我曾遇過將年資誇大好幾倍的同事,試圖跟主管套招:為了拿到更高職務,把工作的匯報對象直接改為大老闆,或對外提高自己的職稱、負責職務範圍。

這些小動作都有關個人品格,即便短時間可以得到機會,對職涯發展都有風險。你的人生不值得為眼前這個機會鋌而走險。

6.別在上班時間寫履歷,同事視力都很好

上班時間,不論是寫履歷、弄作品集,抑或是列印相關資料,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即便同事跟你的感情再好,看到這樣的行為,都會對你個人對工作的承諾(commitment)、用心程度打上問號。更麻煩的是,職場沒有永遠的朋友,有時是亦敵亦友,難保利益衝突時被抖出來。這些都要小心,有些事可以請假做或是下班回家再弄。

7.新機會可以把握,但不要影響同事

個人職涯的規劃要有,但不讓團隊人心浮動,這是職場專業。

「外面機會很多,真的不需要守在這裡。」不論是確定要離職,或正在找工作,都不能這樣煽動同事。

這情況還不少,擁有好機會的同事該得到祝福,未來也會常有合作機會,的確沒必要交惡,但若同事做出這種「不專業行為」時,該有的提點還是要有,以免整個團隊亂糟糟,掀起找工作潮。

以上7個事項,都是我看到年輕工作者容易踩雷的地方。稍微注意一下,不要讓一次轉職成為自己品牌的傷害,長遠看來,謹慎規劃後最終得利的終究是自己。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