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老師,我目前是在待業中,有上過數據方面的課程,希望可以朝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發展,但投了很多履歷都石沉大海,我應該再去受訓些什麼?還是拿什麼證照,才可以幫助我錄取呢?」
有陣子在演講或是在求才網站的職涯診療室,都有類似的詢問出現,看了一下大家的年紀,有些已經畢業1、2年,有些則是畢業4、5年,中間只有短暫的工作經驗,通常因為不適合就辭職去參加訓練課程了。
一般來說,我的回答大概都是這樣:「你應該趕快在自己喜歡的產業,找一間對數據分析很重視的公司,先進去邊上班邊學習,即便職務不是數據分析師,都可以從旁學一點實務經驗,這樣的進步會讓你最快進入狀況,也會更貼近市場。然後需要什麼軟體工具的應用技能,等進公司後,再利用下班時間學,上班時有機會接整理數據或報表的任務,一定要舉手爭取多做,這個機會不是要求表現,而是做了報表,就有機會『被主管指導』,這樣進步才會快!」
但那麼多年來,相關的疑問還是很多,大家還是認為讀什麼科系就可以錄取什麼職位、上什麼證照課就有機會做什麼工作,這種迷思會讓人迷失,並且出現知識焦慮。因為學習是終生的,昨日的學問可能成為明日的包袱,過時的知識不一定有用。
重點還是實務應用最重要,累積起來的經驗會幫助你的判斷。有機會在工作時,多接一些可以被老闆親自指導的工作,一定要多接,那是最快的私塾。
以這個年輕朋友的提問來說,我會建議他先踏入零售品牌、電商或是餐飲業、通路業這些十分看重數據分析的產業。
為什麼?因為這些產業的門市、通路都很多,光是要計算、預估出業績數字與各通路的營收與獲利表現,就要花大半力氣,尤其是傳統產業(零售品牌、通路業),他們都幾十年歷史了,所以早有一整套架構與邏輯在看數據。
有機會進去工作,就算只是做一個業務助理或是專案助理的工作,都會在各報表、系統、工具中練功練到天昏地暗,一次就架構性的學會一門生意該看的數據與分析的視角、還有數據分析後各部門的行動方案,那才是真正的精華所在。
POINT 1:想學數據分析,零售業是超理想的練兵場!
擁有人、貨(庫存)、場(場域)3個難題的零售業,真的很好練兵,尤其貨越複雜越好,例如:鞋子有尺碼、男女裝有季節性與新舊款,上新貨很快,下折扣也很快,場(場域)越多類型越好,例如:又有實體店、又有百貨門市、又有暢貨中心(Outlet)、又有電商,每一個通路的配貨不同,抽成不同,要求也不同,這個做起數據分析才會練得徹底。
POINT 2:將產業競爭性納入考量:傳產或許不fancy,但能學到東西才是關鍵
電商、新創的工作,年輕人很喜歡,所以競爭也比較多,如果一直等不到機會,可以往傳統產業走,因為你要學的是整套行之有年的架構性實務,歷史悠久的企業,一定也有很多紮實的數據運營基礎,不一定是要朝很亮麗的科技業、新創或電商走,不要為了心中的夢想職位而等待,你要的是每天都朝目標前進一點點。
我覺得假設我想做一個數據分析師,有這種紮實的業務助理的工作,即便薪水2萬(編按:目前基本薪資為2萬8590元),我都會去做。因為我獲得的產業知識、整套思維邏輯,是付再多學費都沒有機會學的。更何況業務助理整理的報告是給誰看?是業務主管、總經理、或是經銷主管等,所以第一時間可以聽到他們開會時的解讀,也知道團隊後續採取的行動方案,這對初入產業的年輕人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手上擁有更多工具、更清楚架構與具備邏輯分析能力的人,當然可以在面臨這樣的工作時,有更好的產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但是再多練幾種工具、再多拿幾個證照,都無法取代實務經驗的收獲。
所以我的建議會是,趕快去找一個重視數據、又有大量數據可以整理分析的工作吧!履歷不要再丟數據分析師了,營業助理、業務助理、經銷部門專員等等,有機會就趕快去,做久了自然可以朝數據分析的職務越來越近。
有時候你拿不到想要的機會,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必須退到最低,只要有一個機會練習讓自己距離夢想的練兵場更近一點,那才重要。
獲得自己理想工作的訣竅
- 先進入相關公司邊學習邊工作。
- 下班後學習需要的技能或專業。
- 爭取多做得到被主管指導的機會。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柔韌管理學》
《柔韌管理學 》
作者: 黃昭瑛(Yuki)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3/25
作者簡介
黃昭瑛(Yuki)
商業周刊、經理人月刊數位專欄作者
過往曾帶領團隊營收超過數十億元。曾透過2張草稿,帶領團隊執行公司廣告銷售案,為新頻道創造上億業績(營收提升1000%)。曾在9個月內讓台灣Kipling業績成長榮登亞洲區之首,並成為Timberland台灣區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
- 商業周刊、經理人月刊數位專欄作家
- 曾擔任旅遊新創KKday營銷長
- 曾擔任Yahoo奇摩業務經理近10年
- 曾擔任跨國零售集團 Timberland 台灣區品牌總經理
- 出版書籍: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時報出版)
- 線上課程:跨界業務思維(知識衛星)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