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要是有人對你的提案說「這是做不到的」,或是說「業界就是這樣,別想了」,你會怎麼面對?

問題二:假如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你出國留學一年,但是要損失一年的百萬收入,你會願意投入這一年的時間,去拓展視野或學習新專業嗎?

商周個案:不怕被打槍!醫師變防疫創業家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階曉,同時也是鈦隼生物科技創辦人,就經歷過這兩個問題。

陳階曉是一位不自我設限、不停跨界的醫師,他常思考哪個器材可以再優化,有了想法就跑去問廠商,有沒有機會做類似產品,沒想到卻碰上軟釘子。因為原廠都在國外,很難因為一位台灣醫師的建議就開發新產品。

「我乾脆跑去念醫工,看看為什麼他們不能做!」於是,陳階曉的泌尿科醫師才當到第三年,便跑去考成大醫學工程研究所,在職重新苦讀微積分、工程數學,花了10年取得碩博士學位。

不自我設限的特質,到他當到主任醫師時也沒改變。2011年,他申請上台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決定留職停薪一年,去美國學創業。

關於不可能,大多數人的認知是錯的!

決定一件事情可不可能做到,有種思維模式可以參考,最關鍵的就是目標設定:我們要在何時?達成什麼樣的結果?

也就是我們的目標範疇是怎麼設定的;過往我在一些公益團體授課時,這方面的體驗最深,公益團體在舉辦捐款活動時,總是會贈送一些玩具或是小禮品,這些禮贈品說穿了,在授課的過程,我最常質疑的就是:「當你收到這樣的禮贈品時,你會很開心嗎?你需要嗎?你會用嗎?」

他們的員工也會以現況真實的回我:「老師,但是我們沒有更好的預算啊?」我則是很簡單的回應他們:「某某大企業,他們應該都會有公益產品的額度,為什麼不去爭取?搞不好根本不用預算?你只要把曝光做好就好。

「老師,但是時間不夠啊。」

行動方案一:把「不可能」先分類

所以,是時間問題不是嗎?也就是專案的起始時間。

很多時候一個案子好與壞,目標的高低都不是在提案的當下決定,而是你從多早開始準備來決定的。

常規性的提案每年都會發生,那為什麼我們總是用一個專案的角度,思考3個月可以執行完的事情?覺得我3月開始、6月前結束就沒問題了,反之,準備期超過三個月的就被視為不可能。假設年初就先規劃一個大型外商的贈品捐贈提案,先準備好優質的贈品,到三月時我們的捐款提案,不就可以有那些過往以為不可能的禮贈品了嗎?

「要在何時?達成什麼樣的結果?」當你可以清晰的思考這樣的問題時,改變起始時間,很多的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

而這也是麥肯錫顧問公司,最基本的新生訓練原則:我們是基於事實,還是他人的看法與經驗下判斷。

他人的看法與經驗是「我們沒有預算」,事實是我們的專案沒有規劃準備期,而我們要用心的,就是根據事實做出所需要的準備與行為。

【行動方案】

下次你遇到一個不可能的專案時,先思考一下那些不可能,是屬於「他人的經驗與看法」,還是屬於「事實」。區分之後相信你的思維會被打開。

真正的贏家 往往是長期投資者

「努力、墊高,再努力」vs「努力、再努力」

我在教年輕的企業講師時,常說學習對一位講師來說只是偷懶的層次,要能轉化成文章與課程,要能創造產品與營收才是真的。學習就是努力,但是一直努力卻不做層次上的提升與挑戰,不過是把努力當成了一種安慰劑。

但是,那我們要在哪邊努力?從哪開始提升自己的層次呢?

陳階曉他是讓自己參與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讓他可以跟國際名師與國際人才一起學習創業,但是放棄了薪水與之前累積下來的病患。而之前求學時可以放棄已經就讀三年的泌尿科,也毅然決然的再投資自己10年完成醫療工程博士的學位,這些就是墊高:從自己的目標出發,選擇調整好自己的底牌,再上牌桌。

剛退下來的亞馬遜總裁貝佐斯,曾說過:很多人都問我未來十年會有哪些改變發生,但是我很疑惑,為什麼沒有人問我,10年後有哪些價值是不會變的?

貝佐斯就是相信未來的電商會一直需要更便宜的產品、更快速方便的物流,所以投入了大量的資本建構自己的物流系統,讓他的競爭力除了出現在銷售商品上,更在每一次的物流運送中,創造了別家企業所沒有的優勢。

那我們呢?可以從哪邊找到墊高我們的方案呢?

行動方案二:規劃6大能力的學習計畫

我會推薦大家這6項能力:語言能力、營運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系統化思考、寫作能力、商業簡報表達力。

1.國際視野: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進入外商的基本條件之一,我通常會建議年輕朋友可以長期投資自己2年的時間,強化外語能力,可以藉由外商看到一些國際級的事業格局。

2.專業深度:營運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系統化思考

所有的創意思考,都要可以回歸營運思維、具備解決問題看法與規劃出系統化的方式,這是懂得用營運的角度思考事情,才可以跟主管與創辦人同理與聚焦,用接近的視野看事情。

3.價值行銷:寫作與商業簡報表達力

大多數的人這輩子都在做建立價值的事情,像是累積自己寫程式的能力(專業力的提升),但是卻很少人願意花時間在傳遞價值的部分,像是寫作能力、商業簡報能力,甚至是經營社群的能力。

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概念:有傳遞價值的作為,日後才有機會走到下一階段,叫做營收轉化。

最後,我也只想讓你們猜一猜,這三種面向,哪一種最有機會讓你自己在3年後最具備競爭力呢?你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再看看我人生經驗中的選擇。

其實是,語言能力與營運思維,因為我上述所說的能力只要遇到好的導師,那基本上要累積專業的速度會很快,也就是短期投資(已經比努力強了),但是也只有語言能力與營運思維最起碼要有兩年的累積,才可以建立一個難以克服的門檻與競爭力。

也就是說當別人發現在語言能力與營運思維上輸你時,你贏的不是當下,而是多年的累積。 這時候你在一家企業的價值,才會明確可靠。

【行動方案】

規劃出語言能力、營運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系統化思考、寫作能力、商業簡報表達力這六項能力的學習計畫。

*每月專屬直播,治華老師統一回覆!7/29(四)首場直播,歡迎提問:發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