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為了想給予客戶好印象,在會議前準備了許久。卻在見面後一開口提問,對方卻一臉疑惑,搞不清楚你要問什麼,覺得提問很沒邏輯。或是當你興致勃勃的提問,對方卻反覆問你「所以你想問的是……嗎?」、「你的問題是這個嗎?」

《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指出,「沒邏輯」簡單三個字雖然不是罵人的話,聽起來卻超傷人,而且還很抽象。你可能也一頭霧水,什麼是「沒邏輯」?為何我的提問會讓人有這種感受?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會議中針對同事提出的討論「從目前的數字來看,我們的策略是有效的對嗎?那A目前提出的方案可行嗎?為什麼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連珠炮似的問題……讓你苦思許久,想給予回應。最後無法回應,可能是因為同事的問題不夠精確讓你不知道該從何回應起。

上述的兩個例子,都指向同一個問題:不會提問。到底要如何才能問出別人一聽就懂,心中認定「有邏輯」的好問題呢?以下幾點建議提供給你參考:

一、要有明確問題點

有無「明確問題點」的差異,在於人、事、時、地、物,你到底想問哪一個?明確地問出來,會讓對方更能夠抓住問題焦點,準確回答你的問題。

有個非常常見的例子:同事傳了一張圖表給你,並跟你說:「可以幫我看一下嗎?」如果是你,在接收到這則訊息的當下大概會問:「需要看什麼?」因為圖中的資訊太多,即便只是一張簡單的excel圖表,在對方沒有明確說明用意前只丟一張圖,也是難以確認他的問題的。

(來源:Pexels@Nataliya Vaitkevich)

二、一次問一個問題

就像聽到前述的一串問題:「從目前的數字來看,我們的策略是有效的對嗎?那A目前提出的方案可行嗎?為什麼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當下無法回應,可能是因為你不確定自己該回答的是策略對不對、方案可不可行,還是為什麼這件事情重要。

一次多個問題,這是發問人想到一半就開口的結果。所以在提問前,要先想清楚真正關切的問題是什麼。如果每個問題都很重要,那也可以分開詢問。例如,相對於「晚餐要吃什麼?」,「今天的晚餐要在家裡吃?還是出去吃呢?」的二選一方式提問,更能輕易獲得答案。

三、問題要有連貫性

提問的需求各有不同,可能是為了互動、也可能是真的有疑問需要旁人的意見。建議在提問時,將前因後果特別說清楚。

即便是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士也常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太了解、太熟悉,所以在說話或提問時,容易從原因A直接跳到結果C,而少了中間的轉折B。少了中間的說明就容易讓人聽不懂。

你可以這樣說

例如想請同事幫忙看某項資料時:

可以請你幫我看一下這張圖表中的『A欄』代表什麼意思嗎?(聚焦內容),
我查過先前的檔案裡沒有看到這欄的資料(說明自己已經做過的事),
所以我不太確定這欄的意義是什麼(說明你的問題點)。

小技巧Bonus:如果是用Line,可以先將文字編輯好後再與圖片一併送出。避免對方在收到圖片後還需要等待你說明來意。

或是善用「選項問話法」,讓人減少思考就能回話:

例如「晚餐要吃什麼?」→「晚餐要出去吃還是在家吃?」→「要吃中式還是西式或日式?」

*本文參考整理自《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方智出版)、《會問問題,才會帶人》(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