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讀者問我:怎樣擁有一個高品質的人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被誘導操縱。思考的品質,決定人生的品質。但是,這很難。

因為我們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資訊氾濫,聲音雜亂,觀點矛盾,立場搖擺。很難真正獨立思考。做不到獨立思考,會對我們人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危害。有什麼危害?應該怎麼辦?我先講個故事給你聽。

隨波逐流,讓你無法獨立思考

前段時間,有一家護膚品品牌的實體店倒閉了。倒閉,是事實。但是,你對「倒閉」這件事實的觀點和情緒,卻取決於新聞如何進行報導。不同表述,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結論。

  1. xx品牌被店租壓垮。
  2. xx品牌被新消費品牌暴擊,付不出租金。
  3. 疫情導致大量線下企業破產,連xx品牌也沒能倖免。
  4. 為了保護公司資產和員工利益,xx品牌不惜申請破產倒閉。

那麼,你願意相信哪一個?

  • 你是願意相信:這麼好的一個品牌,竟然都不減免租金,還把它壓垮了!房東太壞了!
  • 還是願意相信:這麼好的一個品牌,也落後了,老朽了,遲緩了。不思進取,果然被淘汰了。
  • 還是願意相信:這麼好的一個品牌,也對大環境的變化無能為力。疫情的影響實在太劇烈了。
  • 還是願意相信:這麼好的一個品牌,還有這麼好的責任感。為了公司股東和員工利益申請破產清算。

很多時候,不是你願意相信哪一個,而是你看到了哪一個。想讓你擁有什麼樣的觀點和情緒,就讓你看到哪一個。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

有個官員去出差,下了飛機後,有名記者問他:你怎麼看這個地方的「三陪女」(編按:陪吃、陪喝、陪玩)問題?這名官員回答:啊?這個地方有「三陪女」嗎?結果,第二天新聞頭版頭條是:xx政要下飛機後,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地方有「三陪女」嗎?

後來,這名官員又去出差,下了飛機後,記者還是問他:你怎麼看這個地方的「三陪女」問題?這次,官員學聰明了。一句話都不說。結果,第二天新聞頭版頭條是:關於「三陪女」問題,記者再三追問,xx政要避而不答。

你會發現,如何表述事實,如何表達觀點,如何傳遞情緒,完全掌握在那個說話寫字的人身上。選擇性的表達事實,精心排列組合之後,會變成「給你想要的觀點和情緒」。或者是,「我想要你有的觀點和情緒」。

然後,觀眾會隨著被設計好的路徑,義憤填膺,或者熱淚盈眶。這樣的事情,阻礙了我們認識事物的全貌,更加阻止了我們的獨立思考。但顯然,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隨波逐流,成為一名「烏合之眾」。沒有辦法真正的獨立思考。

這對我們的危害,難道不夠大嗎?

「為什麼+觀點」影響改變你的行為

剛剛提到的,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但還有一種情況,甚至會影響改變我們的行為。在我看來更加可怕。我把這種情況,叫做:危險的注射器。把一種觀點「注射」進我們的大腦,然後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支注射器長什麼樣子?「為什麼+觀點」

比如:為什麼胖的人相對比較懶?為什麼科學家都很木訥?為什麼書上說的激勵手段都沒用?「為什麼」,這三個字的強大之處,就是強行把你的注意力,摁在為這個觀點找原因上。當你開始找原因時,這個觀點就悄悄「注射」進你的大腦。

是啊,為什麼呢?因為胖子動起來太耗能量嗎?因為科學家們不愛和人打交道嗎?你不會質疑:這是真的嗎?誰說胖子懶的?誰說科學家木訥的?所以,狡猾的人,用這個句式坑害別人。愚蠢的人,用這個句式麻痹自己。

什麼叫狡猾的人,用這個句式坑害別人?

在茶水間,老王對小張說:小張,為什麼最近老闆總是故意針對你啊?小張心裡一沉,天啊,我竟然沒發現。是老闆要重用那個新人,開始鋪路了嗎?是老闆準備要幹掉我,開始找藉口了嗎?

你看,小張會不自覺地回答這個「為什麼」。然後,他也許會和老闆去理論、爭辯、對抗,但是,他可能從來不會去獨立思考,這是真的嗎?在職場、在商場,都會有你的競爭對手,或者唯恐天下不亂之人,用這樣的句式把觀點注射到別人腦中。

那麼,什麼叫愚蠢的人,用這個句式麻痹自己?

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為什麼用戶就是不買呢?這句話有一個隱藏的前提,一個他覺得不需要討論的觀點: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但是,這是真的嗎?這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問題出在外部。暗示這完全不是我的問題。但用戶不買的原因,恰恰可能是因為,你的產品根本就不夠好。至少,不是你以為的最好。

所以,你現在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陷阱,隨時隨地在影響著我們的獨立思考。這對我們的危害,難道不夠大嗎?那麼,怎麼辦?

培養獨立思考有3個建議

如何能更好的獨立思考,和你分享幾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識框架,心中要有一顆「認知之樹」。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大程度是 因為自己不懂。覺得這個說得對,那個有道理,然後就全部相信,再然後就把自己都搞糊塗了。

當你有自己的知識框架,說明你對事情有「體系化」,「連續化」的認知。而不是割裂的、點狀的看法。有了認知之樹,你就知道哪些觀點可以掛在這棵樹的枝幹上,用來提升自己。哪些看法只是嘩眾取寵,可以拋棄。

比如,最近比特幣特別火熱。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懂比特幣,真的明白區塊鏈呢?我之前寫過幾篇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大家好,我就是區塊鏈本人…》閱讀量超過50W+。

我的本職工作是商業顧問,一開始也對區塊鏈不全然瞭解。我上網找到和區塊鏈的相關暢銷書籍,然後又去看買了暢銷書的人還買了哪些相關書,最後挑了10本左右像《區塊鏈原理》這樣的書籍。

看自序,翻目錄,梳理框架,慢慢搞懂區塊鏈的原理。所以現在很多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新聞,也能判斷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只是噪音。因此,你也可以這樣做。

通過書籍,課程,向高手請教等等方式搭建自己的認知之樹,不停學習,慢慢豐富自己對各行各業的知識框架。這樣,你才能看得清,聽得懂大家在討論什麼,才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第二個建議:只看事實,不看情緒。

你現在知道,情緒是可以引導的,甚至是可以被操縱的。所以,當你瀏覽資訊,閱讀文章時,把情緒剝離掉。只看有沒有表達足夠的事實。只看觀點論證是不是充分。只看結論是不是讓你信服。

別人看情緒,你要看邏輯。羅振宇在一集的《啟發俱樂部》中,也提到自己的判斷方法。我覺得很好,一併分享給你:

  1. 常識。常識是我們的認知底座。越大、越多越好。
  2. 和常識不一樣的,看證據。證據越權威越好。
  3. 新證據和老證據不一樣的,看證據的力度。越來自於科學共同體的越好。
  4. 沒有什麼終極的相信。相信什麼,都只是一種臨時性的狀態。隨時做好準備,等待新證據和新結論的到來。

第三個建議:少關心「關注圈」,多關心「影響圈」。

你關心的,但你無法改變的事情,叫「關注圈」。你關心的,但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叫「影響圈」。少關心那些你無能為力的事情。多關心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烏合之眾,過一時之癮,逞一時之快,喜歡關心遠在天邊的事情。透過這樣的行為,確認自己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掌控感。理性的人,藉由自己的獨立思考,知道什麼是可以影響的,切實改變自己生活的處境。

明星代孕,真壞。沒有倫理、沒有道德。除了罵兩句,還能做什麼?這些我們影響不了,改變不了。那怎麼辦?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不要關心完別人的家庭,卻忘了自己的孩子。

他在股市又打新成功了。他又買房了。他買比特幣又賺錢了。除了羡慕或者發牢騷,還能做什麼?這些我們影響不了,改變不了。那怎麼辦?好好學習。好好努力。如果自己也有本事,這些收益也會是你的。

把每一個關注,變成實實在在的影響。你可能會發現,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每天看到的,99%的資訊也許都是噪音,對實際生活可能沒有意義。能明白這一點,就已經是獨立思考很重要的進步了。

最後的話

所以,如何獨立思考,不做隨大流的「烏合之眾」,並擁有一個高品質的人生?有自己的知識框架,有剝離情緒看清事實的能力,有改變自己「影響圈」的決心。

在現實中,我們可能在5分鐘內,聽到1000個觀點。這1000個觀點,又是如此矛盾。然後,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矛盾中。但是,如果能夠獨立思考,我們也許就能在5分鐘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1個觀點,並做出行動。

你到底是前者,還是後者?祝:通透。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如何獨立思考,不做隨大流的「烏合之眾」?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