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邁向高薪核心技術營」,同一班就有3位學員不約而同提到自己「內向」,而且深受困擾,認為那是他們在職場被埋沒的主因。比如:「我內向,無法表現出優秀」「我內向,大小事都會糾結」「我內向,不會推銷自己」「我內向,做的貢獻總是被忽略」⋯⋯

這些心情,我都明白。3年前我也是這樣的人,現在很少人相信。我「演」得太像,像到沒有人看出來我的本性。而我也喜歡這個改變,內向不擅表達讓我吃了很多虧,而且變得敏感糾結、陰鬱不快樂。沒有人喜歡這樣的人,包括我們自己,如此一來,我們怎麼可能得到想得到的?像被重視、被肯定、被加薪、被交付重任……

內向不是不好,而是容易吃虧。不過依照我的經驗,也不必改個性,非要變成外向不可﹔但是職場是個「舞台」,我們都是個「角色」,上台的任務不過是「演得像」而已!這場戲的腳本寫得很清楚,我們的人物設定是外向有自信、善於表達自己,那麼「演」得外向有自信,就是我們的任務!

當站上職場這個舞台,就切模式到外向有自信,演久了就像,大家會給你鼓掌叫好。當我們下班,走下舞台回到家,便可以做自己!而我們的內心始終透亮:我一直都是原來的我。

職場不是來做自己,而是來做演員﹔想要做自己,我們就回家做。這當中只要做一件事:切換模式,演員模式或本人模式。

每個行為都當下分明,你就不再感到——別人外向,人際熱絡,而我不是,所以受挫﹔別人自信,表達無礙,而我不是,所以跟自己生氣﹔別人很能爭取,事少錢多,而我不是,所以委屈﹔別人當我空氣,不重視我,所以沒有一堆同事圍繞……

下次再有這些感覺,就提醒自己:打開「開關」,叭噠一聲,開啟「演員模式」。演出那個外向自信的角色。一開始演技不純熟,有點彆扭,也不必焦慮,多練習幾次就會上手。

從「搶著做第一個」練習起,像是——遠遠見到人,搶著第一個打招呼,同事發起團購,搶著第一個報名,開會討論專案,搶著第一個說話。光是做到這些事,別人就會對我們眼睛一亮,說我們變了個人,有自信、會說話、活力滿滿!你看,就這麼簡單!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難。

而我的做法是打造一個分身,在職場演一個符合大家期待的角色,有人會問我:

會不會很假?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在做正確的事。」
會不會很累?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得到想得到的。」
會不會被看穿?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大家喜歡這個我。」

我們常常想做自己,做不了自己就覺得鬱悶,那是忽略了3件事:

1. 每個人不會只有一個自己,都有多個分身。
2. 每個人都有不同舞台,扮演不同角色。
3. 每個人身上都有個開關,選擇做哪個自己。

想通了,就會明白:內向的人,在職場是可以演個外向的人。自卑的人,在職場是可以演個自信的人。被動的人,在職場是可以演個主動的人。

我們是有選擇權的,而且演什麼像什麼!

本文摘自「洪雪珍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