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認識一個女生,在一家發展強勁的公司做銷售員。這家公司基於業務需要,新增了3個基層管理職,這個女生自認為很有把握,並且辛苦準備了很久,不過卻出乎意料地失敗了。她很不服氣,覺得其中一個晉升的男生是靠關係上去的。我就問她,「另外兩個也是靠關係嗎?」她有些遲疑,『這我倒是不知道,不過我覺得我比她們強一點。』我再問,「強在哪呢?」她答不上來了。

明明能力很強,為什麼老闆卻不提拔你?答案是,你的能力沒你想像得那麼強。就我的觀察而言,確實有人是因為關係不夠硬、資歷淺導致得不到提拔,但這種情況只是少數。更多人晉升失敗只是因為下面兩個原因:

  1. 高估了自己的實際能力
  2. 高估了主管對自己表現的感知程度

為何老闆看不見你的能力?

▼第一個原因:高估了自己的實際能力

我們的能力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水準,比如90%的司機都認為他們的駕駛技術在平均水準之上(至少有40%的司機高估自己了)。這就是典型的鄧寧-克魯格效應(編按:或簡稱鄧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能力越低的人越高估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能力很強,只是鄧克效應引起的虛假自信而已。像我剛進入職場那時,對主管安排的工作就經常基於盲目的樂觀做出高承諾:比如接到了一項並不緊急的寫作工作,有一周的完成時間,而我會主動承諾兩天完成。比如公眾號漲粉,只需1萬人/月,我主動提高到2萬人/月。結果就是,我承諾的所有都沒有達成預期,還險些給老闆留下了一個靠不住的印象。

▼第二個原因:高估了老闆對自己表現的感知程度

在原始社會生存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出色,把自己淹沒在叢林裡,以免被野獸盯上。那些見到野獸,還手舞足蹈,哇哇大叫,到處愛現的,早就被野獸撲倒了。到了現代社會,剩下的我們,大多基因裡都習慣隱藏自己,不愛表現。

因此,哪怕我們自以為已經很好地表現自己了,其實對外表現得還遠遠不夠,只是在我們自我隱藏的本能對照下,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已經很好地表現出個人能力和個人努力了。再加上主管時間和注意力的稀缺性,哪怕你真的表現很多次了,他也不一定就關注到了你。所以實際上,你以為你表現了9分,主管那兒感知到的很可能只有6分。

那如何避開上面兩種高估自我的陷阱呢?記住一個公式就夠了。主管感知到的形象=你的內在價值X對外表現程度

提升你的內在價值

我有一段非常短暫,卻印象極為深刻的工作經歷。我到一家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有部門同事提議說一起吃火鍋歡迎新同事,讓我很感動,覺得新部門的氣氛非常好。

這家火鍋店是調料自助式,點完餐之後,部門經理黎姐就說,「你們先去拿佐料,我待會再去。」我也跟著老同事們去了,但是拿佐料回來後我就尷尬了。其他兩位同事都調了兩碟,拿來後先給黎姐選;其中一位還說,「姐,這份辣椒放得多一些。」只有我尷尬地端著自己那一碟站在一旁。

這是一件極小的事情,卻讓我鬱悶了一整天,「同事們都這麼會表現自己,我該怎麼辦」,「我怎麼想不到要替主管拿碟佐料呢?」來這家公司前,雖然我也已經工作3年了,但我卻從來沒有想過吃火鍋時要幫主管拿碟佐料。再後來又工作了幾年,我才領悟,像這些所謂的人情世故,能做到固然好,做不到也用不著懊惱:工作的根本還是靠成績說話,有時花太多心思在這些小道上,在做事上反而落了下乘。

比如,我短暫工作過的那家公司,深諳人情世故的同事們會齊齊整整地加班,但等到負責人一走,她們也就馬上開始收拾東西了。再比如,有資歷老一些的同事會私下讓我幫她搜集活動資料,然後她稍微做下整理後,就以她的名義提交給主管了。這些同事通過這種方式,是獲得了一時的蠅頭小利,但時間放長一看,過了這麼多年,她們還是在混日子。我前段時間還在微信看到她們,抱怨公司待遇不好,想跳槽找不到好工作之類的。

歸根結底,是她們沒有立足之本。想和主管拉近關係的前提是,把手頭的事做好做漂亮。你的成績是根本,我們可以把5分的事,稍微包裝成7、8分,但你怎麼都做不到把0分的東西說成10分。一切的前提是你的成績至少得有個1,要是0的話,不管怎麼表現也還是0。

那怎麼提升我們的內在價值呢?主要分為兩種:

▼1.直接成績

身處職場,我們是很難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的,經常需要面臨主管時不時安排的工作、同事的支援需求。這其中,80%都屬於不重要的事,但它們可能佔據了你80%的精力,你又不得不做。我的個人原則是,這些事做到60分,剛剛好就夠了。然後省下來80%的精力,投入到20%決定你業務成績的事。

比如,以前寫文章這件事在我的工作成績中占比比較重。為了深耕自己在這個寫作領域的專長,公司有寫作需求時,我一定會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碰到私下教授的同學需要提升寫作技能,我也願意去和他們交流。

▼2.間接成績

其次就是做一些能促進和支持核心工作的成績。比如你是做銷售的,可以沉澱銷售經驗,總結一套自己的銷售流程,這樣不但能促進自己的業績,以後有機會帶下屬了,也能用上。

放大對外表現程度

前面說明成績的重要性,那我們是不是就不用表現自己了?當然不是。

前段時間有位同學剛完成一個專案,她看到專案成員都略帶得意、喜孜孜地(編按:原文為「屁顛屁顛」)在請功,就問我要不要自己也發個朋友圈。我鼓勵她,「你發呀你快點發,反正也沒有損失。」但是她最終還是沒有發,因為說服自己去表現自己實在太難。

有句俗語說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現實是這世界上的好酒也實在太多,而我們這壇酒好像也沒有香到足夠突破這「深巷」的限制。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做好手頭的工作,鍛煉好能力之後,我們也要有意識地表現自己。只不過我們的表現是要建立在工作的基礎上,而不是類似上面的「準備佐料」「假裝加班偽勤奮」這些旁門左道上。

落實到具體,主要是兩個動作:

▼1.日常事務:件件有著落,次次有回應

老闆交辦的事,不管大小,無論是容易辦還是難辦的事,都要有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及早報告,而且越早越好。就算事情沒有按預期完成也是如此,要做到在主管詢問之前,就先回報;而不是等主管問了才回,「這個事不太順利,我正在想其它辦法。」

如果你就是悶頭把事情做完,也不跟主管說;就算你完成有10分,在他心裡你最多也就只有6分的及格分。要想在主管面前放大你的價值,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寧可溝通過度,也絕不溝通不足。

▼2.階段性任務:回報

如果你還做出了挺大的成績,那就可以用上第二招:總結回報。也就是階段性任務結束後,主動去找主管展現自己的成績。這個複盤回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資料分析:客觀展示成果

通過資料的客觀分析來突顯成果,不但更有說服力,還不會顯得你是自賣自誇。

2)對比同行/同事:有哪些優勢

例如,我的轉化率9%,同事轉化率都只有7%,行業平均轉化率才5%,我比他們都高。

3)最後,再總結一下改進措施

最後再提下自己接下來還會有的改進計畫,一是避免領導認為你太驕傲了,二是也能讓領導對你高看一眼。

總結

明明能力很強,為什麼主管卻不提拔你?是因為主管識人不明,自身資歷和關係不夠嗎?確實,我不否認存在這種情況,但相當少見,即使真碰到了,專注於這些不可改變因素也不利於你的個人成長。更多自以為能力強,卻得不到提拔的人,原因主要還是在自己身上:陷入鄧克效應,高估了自己的實際表現;逃避表現自我,高估了主管對自己表現的感知程度。

如何扭轉這兩個情況呢?掌握一個公式就夠了:主管感知到的形象=你的內在價值X對外表現程度。其中,你的內在價值是基礎,假如你自身一點本事都沒有,任你誇得天花亂墜也無用。但如果你的基礎價值有6分,再能學會對外表現放大成7、8分,哪怕有時到了9分,大家可能依然覺得你謙虛實誠。

最後,祝你早日進入主管的法眼,快快地升職加薪!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YouCore(ID:YouCore)」,原文:明明能力很强,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