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紐約時報》的關係,遠比他在推特上的激烈言論所指稱的更複雜。他是《紐約郵報》和《紐約日報新聞》等紐約小報喜愛的人物,但他渴望只有《紐約時報》才能賦予的正統性和地位。

《紐約時報》針對他的房地產交易和破產問題做了一些犀利的調查,他也狀告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對方在一本書中指控他虛報自己的財富。然而,這些事都無損於他渴望獲得《紐約時報》的關注。

川普讓《紐約時報》的訂閱營收大幅成長,也把股價拉抬到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除此之外,他還幫忙促成該報進行有益的報導改革。巴奎整備了《紐約時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白宮小組,有7個專責全職記者,部分經費來自於湯普森在選後替新聞編輯室加了500萬美元的預算。

定調「重塑真相」是核心

在新聞編輯室內,有一股正在興起的新舊分化潮流,編輯室裡的年輕員工很多人負責純數位性質的工作,不參與傳統的報導作業;比較年長的新聞記者則受到訓練,要堅守嚴格的公平指引。

比較「覺醒」的員工認為,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而川普擔任總統的荒唐表現引發危險,導致舊的標準不再適用,他們認為推特、臉書以及其他社交媒體饋送是免費交流的平台,編輯無須監督或查核。他們會去找年輕新編輯尋求靈感,比方說時尚版的柯瑞.希查(Choire Sicha)與《紐約時報雜誌》的編輯傑克.希爾維斯坦(Jake Silverstein);而不去找遙不可及、明列報頭欄的巴奎、珀帝或編輯主任喬.卡恩。

這位美國史上最極端的總統候選人,也改變了新聞其他比較健康的面向。客觀代表要以相等的權重展現不同的觀點,這樣的信念開始消失。「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報導風格製造了損害,因為這是假裝列出對等的主張論據,在川普故意顛倒是非時尤其嚴重。

川普宣誓就職不久之後,《紐約時報》推出了重新打造的品牌識別,以神聖不可侵犯的「終極真相」(capital-T Truth)為核心。2017年,報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期間播放電視廣告,這是十餘年以來第一次,「終極真相」一詞出現在螢幕上,用的廣告詞如「終極真相是另類事實即是謊言」(The Truth is alternative facts are lies)、「終極真相很難」(The Truth is hard)、「終極真相很難得知」(The Truth is hard to know)、「如今終極真相比過去更為重要」(The Tru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觀眾對於「終極真相」廣宣活動的成效褒貶不一,無論如何,當中傳遞讓人警醒的訊息是:在川普的時代,就算以勇敢無畏、不偏不倚的態度來做,新聞已經無法避免失衡。

然而,儘管有「川普衝擊」幫忙,《紐約時報》的財務壓力仍在,新聞編輯室也越來越甘於從事任何會賺錢的業務。一位資深新聞編輯和一位業務部的高階主管共同管理一個群眾委員會,瞄準很可能提高訂閱的新聞報導領域。

另一種受到大力推廣、要用來幫忙扶植新聞的內容,主打能帶動流量的主題,比方說保險套評鑑。為了能讓外界尋求結盟、付費贊助此類專案,還特地在新聞部門開了一個資深職務專門來負責。

數位訂戶大增仍有財務壓力

網路出版的蓬勃興盛,讓舊式以廣告和發行量支持新聞的模式無以為繼。要進入千禧年時,《紐約時報》的發行量僅占了營收的26%;到了2017年,由於新的數位訂戶大增,再加上某些不離不棄的報紙讀者,占比增至64%。

但這樣的成長幅度並不足以安撫《紐約時報》高層心裡的焦慮不安,他們有幹勁多元經營企業,但要靠每個面向都能立即成長才能維持下去。

在小薩斯柏格的創新聖戰中,他得到執行長湯普森的協助;湯普森和這家家傳新聞機構保持著客觀距離,他以前在BBC的同事(充滿柔情的)說,湯普森是她見過最出色的企業近身肉搏戰戰士。

他也推動《紐約時報》成為創新者,擁抱虛擬實境與其他尖端科技。《紐約時報》主辦的活動賺了不少錢,例如天湖小組裡新聞編輯室代表一直反對的旅遊展。

2018年的旅遊展呈現了新聞編輯室不想看到的所有元素:浮華誇張、大力推銷,請來一個墨西哥樂團強力吹奏、大步遊行,促銷墨西哥旅遊,愛參加展覽活動的人湧進賈維茲中心,蒐集優惠券想要贏得旅遊大獎。

與Google合作虛擬實境體驗

在科技面,普比奇接下「鋼絲鉗網」(The Wirecutter),這是《紐約時報》以3千萬美元收購的網站,內容主打科技產品的評鑑,並有聯盟行銷,當《紐約時報》的讀者透過網站買了東西,報社可以分得部分金額。紐約時報網站上有大量的大型研討會、以驚喜或教育為主題的旅遊行程,每個星期還會有新內容。

各種新科技,例如在廣告世界掀起一陣旋風的虛擬實境,也已應用到某些新聞報導上。Google替《紐約時報》做了100萬副紙板製的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夾入報紙內送給讀者,體驗最新的虛擬實境作品,觀賞一部以難民為題的電影。本項實驗獲得薩斯柏格所樂見的媒體關注。

報導也添加更多視覺元素

《紐約客》雜誌負責報導各大媒體公司的記者肯恩.奧勒塔(Ken Auletta)有一次寫道:「想要追求最高利潤的商業文化,與想要做到最多報導的新聞文化,兩者之間天生就有衝突。」這種衝突如今仍在,是一個健全的新聞編輯室會有的徵候;但是湯普森和小薩斯柏格都認為,兩者之間的牆是一道太厚實的障礙。擔任BBC主管時,湯普森一手負責所有娛樂、新聞和業務等領域,他也偏好這種混合型的模式。

《紐約時報》過去避之唯恐不及的網路慣例,現在也都可接受了。新聞報導增添更多視覺元素,多了很多影片。文章的寫作風格也少了制式、多了閒話家常。「我們的記者很習慣在社交媒體、電視和廣播上使用這種風格,這也和網路的通用形態一致。」一份編輯備忘錄如是說。

雖然編輯再三向記者們保證,他們不用參與「衝高網頁瀏覽次數的比賽」,但有一群記者相信,這一切的改變都讓這份報紙變笨,編輯群其實也把注意力放在報導的點閱次數上。《紐約時報》不像《華盛頓郵報》,不會在螢幕上放上不斷變動的點閱數據,但首頁上還是會列出最多人閱讀的報導。

作者:吉兒.艾布蘭森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1年3月18日

吉兒.艾布蘭森 簡介
現為《衛報》專欄作者、哈佛大學資深講師,曾任《紐約時報》總編輯,為該報160年歷史中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女性,也曾於《華爾街日報》擔任資深編輯。曾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並獲得《富比世》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