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雖說是寫給畢業生的,但其實我覺得即便到了中年,很多情境也都適用。

主要還是要告訴即將脫離學校、開始要體驗「真實世界」的新鮮人:這世界真正的運作方式,跟你/妳過去在學校的體會很不一樣;如果你/妳偶爾覺得惶恐不安,其實是正常的。

永遠不要怕來不及

如果要票選「小孩最常聽到來自父母的前十句話」,很可能有這麼一句:「不要玩了,還不趕快OOO !」空格的部分,可以任意代入「吃飯」、「洗澡」、「寫作業」,甚至「出門上學」。我們兒時的生活記憶,很大部分是以「趕快」為背景構築而成的。

又因為台灣教育體系的編制,如同旅行社排行程,精準且線性,使得即使是完全不認識的人,只要問一句:「小孩多大啦?」基本上就可以透過年紀精準得知你現在所在的「教育座標」。也因此,「留級」或「重考」這類的事情,顯得特別不光彩;劣勢的地方還不在學習的成果,而是「比別人慢了」所產生的自卑感。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人生,真的有「慢了」這回事嗎?

還是先以我自己當例子:如果用一般男生22歲大學畢業、24歲研究所畢業,25歲退伍,這樣的順序來看,我顯然是既「遲到」、又混亂的。因為我是23歲大學畢業(唸了5年)、28歲退伍(邊唸研究所邊創業),然後超過35歲,才去拿了碩士學位。

前兩者也就算了,30好幾才出國唸書,其實當時我自己心裡不是沒有猶豫的。我甚至記得,在我赴美之前,與台灣以前銀行的同事們吃飯,席間每個人都對我做的決定不是完全認同。

「你35歲了還出去唸書,是不是有點晚啊?」「你這樣職涯至少中斷2到3年,OK嗎?」甚至有熱心的前主管,直接拿美國大學來台灣開設的空中MBA報名表給我,「在台灣唸一唸就好了啦!」而這些人,都是銀行圈的頂尖人才。被一群頂尖人才質疑的決定,真的沒問題嗎?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我還是去了。脫下西裝、放下公事包,穿起帽T並背上書包,在西雅圖,我重新做回一個學生。

事後論來看,我因為去了美國的關係,雖然英文口說還是很爛,但溝通能力確實提升了,更知道如何與歐美私募基金的人溝通。因此回台灣後,得以找到一個我過去一直很想進、但不得其門而入的部門。

此外,因為在美國的工作接觸了許多新創企業並且擔任諮詢顧問,也使我對跨國新創企業的募資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用在工作上,除了獲得北美前兩大加速器及創投邀請,擔任創業導師,更在美國完成幾個具指標意義的投資案。

在美國將近3年,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也許我是停滯的,但實際上,我得到了在台灣不論用錢或更多時間,都無法取得的寶貴經驗。現在回頭看,當時擔心的「職涯中斷」,非但沒有讓我後續的職業發展受到阻礙,反而更上好幾層樓。

慢,不一定比較差

除了我以外,其實還有更多的例子,呈現出來「慢不一定比較差」的真實案例:超過45歲才創業,後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上市公司老闆;年輕時花了10年在同個公司基層磨練,後來一舉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角擔任高階經理人;甚至有無數的學者、創作者或藝術家,窮盡20、30年的努力,才發表了可以撼動世界的驚人作品。

時間,不是唯一座標;現在慢,不代表落後,如果你是走在一條無悔的路上,找到自己內心的詩歌。

說到這邊,我相信有更多人的反應是:「我不是單純怕比別人慢,而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是的,因為台灣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滿足他人期待的「練習量」遠高於找到自己內心的渴望。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告訴我們怎麼「練習」找出自己所喜好的事物;那當然,在出社會後,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內心偏好著什麼風格的詩歌。也因此,出社會以後,一旦沒人要求你了,反而覺得很茫然:那我現在該怎麼做決定呢?

你可以茫然,但不用因此而放棄。剛好相反的是,因為你從今以後有了經濟自主權,更可以認真開始「練習」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你不知道喜歡什麼,就去嘗試;特別是在較發達城市工作的人們,其實有很多活動是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參與的。音樂、戲劇、文學,甚至就訂一張火車票,自己一個人去旅遊(誒,當然是指疫情結束後啦)。

即便過去25年你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也還不遲。慢慢花個3年、5年,甚至10年,找到自己內心真正嚮往的事物,都值得。因為即便35歲才知道自己要什麼,你也還有另一個35年,甚至更久——可以去逐夢。

而也只有追逐自己真正喜愛的志業,在面對挫折及沮喪時,還能夠重整旗鼓、堅強以對。更重要的是,當此生即將完結之時,你可以直面內心的自己,並且很驕傲地說:我活過了。

作者簡介

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香港創業,台北銀行家,北京私募股權投資到美國西雅圖的創業導師,曾親身參與數百萬台幣的天使投資到數百億美元的收購案。

台灣出生,旅居中、美。走訪全球超過50個城市後,體認到文化差異是企業佈局全球的關鍵因素,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台灣經營層忽略的一環。

目前經營「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粉絲專頁,著重剖析文化差異、職涯發展及國際金融經驗,希望透過持續的拋磚引玉,讓台灣被更廣大的世界看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