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這兩種人嗎?比如,興致勃勃去上班,到公司見大家狀態也很不錯。心想,這又是美好的一天。結果,某位同事繃著黑臉突然闖入,用負能量,直接把大家的歡樂氛圍「送走」。又比如,同事們正針對一項議題積極討論,大家開展頭腦風暴,新點子頻出。在快要得出結果時,之前一言不發的同事,一句話否定了之前的想法,瞬間毀了大家的成果。

看到這裡估計你心裡想,唉,這我常見到,這就是EQ低。但實際上,他們缺的不是EQ,而是SQ(社交商數)。

所謂SQ,究竟是什麼?

如果不是深入接觸,恐怕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某些披著「高EQ」皮的奇葩同事,有多讓人糟心。畢竟,現在關於EQ的資料和書籍,一搜就是一堆,進入門檻很低。就算不能掌握EQ的精髓,學點技巧,也能讓人們裝個樣子。

以往,但凡有人會說點話,會來點事,都很容易脫穎而出。現在呢,無論是面試、交友聚會、商務對接,在初次接觸中,能夠凸顯出高EQ,且舉止得體的人,真的太多了。比如某位人資朋友曾說:現在年輕人面試求職,除了拼學歷、拼準備,就連高EQ會聊天都成了基本條件。作為閱人無數的面試官,真的會感到審美疲勞。所以在深入接觸後,那些新朋友、新同事、友善甲方or乙方的人設崩塌,都是「EQ偽裝」被撕扯下來的結果。這凸顯出了EQ的侷限性。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高曼曾指出EQ的兩項重要特質: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翻譯一下,就是在與人的接觸中,比如「初次見面」、「偶然相遇」、「談商務合作」的場合裡,通過自我約束,給對方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上場景中,EQ非常有用。可是日常工作不是單方面輸出,而是你來我往、深層次且高頻率的反覆接觸。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總喜歡用EQ來解釋交流過程中的不愉快或者違和感,抱怨某個人「EQ太低」,但其實,這種不合時宜的交流方式,並不是EQ低造成的。

1920年,心理學家桑代克首次提出了「SQ」這一概念:所謂SQ,就是我們與同事打交道,在實現目標的同時,還能讓對方心裡舒服的能力。這非常適用於日常工作中的溝通與協作,也是職場人們最該掌握的「金鑰匙」。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想掌握SQ,一共需要幾步?

掌握SQ,只需要兩種規範

如果,你正深陷於同事關係的「泥沼」,感覺自己不受大家歡迎,做什麼都被針對。或者是,目睹其他同事,因惹眾怒,而被大家一起排擠的慘痛經歷,想要避免踩同樣的「深坑」,就要遵守SQ的兩種規範:

1.情緒規範,不能拖大家的後腿

我們對上班擺臭臉的同事,從心裡產生的厭惡,這並不是一種尖酸刻薄。因為情緒,是可以被傳染的。比如我們出門去拿外送時,面對的外送員;搭車上班時,身旁的司機;還有在外面吃飯時,接觸的服務生。對方若是充滿熱情,我們也會開心;對方若是擺出黑臉,我們也會不爽。因此在職場中,用負面情緒傳給周圍同事,恨不得拿起大喇叭喊「我今天不開心」是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工作難是現實。但不容易的,肯定不只我們一人。大家都在為目標,犧牲了自己的任性。而所謂情緒規範,就是你要保持職業精神,做事要有做事的樣子。因為人的情緒都有高低起伏。沒人要求我們非要勵志正能量,只需要在情緒好的時候,和大夥打成一片。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暫停瞇著,只要別影響工作進度,別掃了大家的興致,沒人會阻礙我們「療治傷口」。

2.溝通規範,別給大家製造麻煩

在工作實踐中,溝通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幫我們解決問題,也能憑空製造出麻煩與誤會。說話不經大腦的直言不諱,容易得罪人。史丹佛商學院導師埃.巴蒂斯塔,在研究後發現,當人們處於威脅響應狀態時,他們就不會吸收和應用你的觀點。

而某些人在工作中,脫口而出的耿直言辭,就會激發這種威脅響應,必然會得罪人。但執著於高EQ溝通,其實也容易產生誤會。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背景,自身的知識儲備,所習慣的溝通方式,都不一樣。這就導致我們所講出的話,別人未必能理解。

另一方面,因為快節奏的職場環境,大家根本沒空仔細聽你「咬文嚼字」。比如,某些被慣用的「黑話」,說話時先用一些大詞把你砸暈,中間穿插一些不是很明白什麼意思、但聽起來非常高級的詞彙,最後雙方都覺得達到了目的,實際上什麼有用的訊息也沒得到。

這種無效溝通,後續必然會反覆折騰,就算不想得罪人,最後也會因為拖慢進度。而所謂溝通規範,就是要降低同事理解訊息的門檻,說人話。只要我們的出發點,不是為了私心,而是為了顧全大局。和同事闡述觀點之前,準備好理由和依據,能突出這是為了對方著想。再用通俗易懂的言辭,把事講明白,大家都會配合。

除了遵守規範,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實踐SQ。實踐SQ,有好的建議嗎?SQ實踐的要素,就是處理好情緒與溝通。

情緒層面

如果想在應對焦慮、壓力、不順心的過程中,仍然能保持好的心情,避免給同事們添堵。我們可以參考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高曼的觀點:「當你微笑時,整個世界都會和你一起微笑。」

你記得嗎?前面曾提到,負面情緒是可以被傳染的。同理,正面情緒也可以被傳播。例如,當在外面逛街時,看到了可愛的卡通玩偶或是下班時,看到了一群孩子的嬉戲打鬧;又或者周圍朋友遇到了好事,正興奮得不行。我們看到這些場景,情緒也會受到積極正面的影響,從而變得開心。

正如百事公司前CEO盧英德(Indra Nooyi)所說:「不管任何人說什麼做什麼,永遠假設對方是出於善意,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對某些人以及某些事,看法都會變得截然不同。」

具體實踐方法,可以遵循麥肯錫校友服部周作所分享的技巧:

(1)積極正面地解讀事情。
(2)只記住他人好的一面。
(3)讚美小事,以此建立正面的態度。
(4)常存好奇心,多想想「這很有意思啊」,不妄下斷語。
(5)忽略差異。

溝通層面

如果想在傳遞真實意圖的同時,避免得罪人,從而讓對方心裡舒服。我們可以參考史丹佛大學組織行為學博士Kerry Patterson的經驗:

首先要闡明溝通目的。這需要我們在找同事聊天之前,先自己想明白,要聊的到底是什麼事?這事對同事有什麼用?其次是找到溝通的安全區。

第一是場合,我們否能保證彼此的隱私?
第二是態度,我們找同事聊天的方式是否足夠尊重?
第三是語氣,面對同事的質詢,我們給出有理由的回應時,能否保證語氣表達的克制?

最後是對溝通過程的控制。與同事聊天時,若不對過程施加影響,溝通就很容易演變成爭執,大家最終一拍兩散。

想避免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兩個角度化解危機:

(1)在表達觀點的同時,積極詢問對方的反饋。

「我想聽聽你對這事的看法?」

「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直接告訴我。」

「別擔心你的想法和我的不一致,我很願意了解你的想法。」

(2)得到反饋後,主動確認對方感受。

「雖然你嘴上說沒事,但我還是擔心你沒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你好像對我很生氣,是我哪裡沒做好嗎?」

「剛才我講的內容,有可能沒幫助你理解問題,需不需要我再解釋一下?」

以上,供你參考。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晉良,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