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主持人提到在社群平台上引起熱議的「台灣男性不會穿搭」話題,有網友說是因為台灣天氣熱,有網友認為是機車通勤難以展現時尚。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人們之所以不重視穿搭,主要原因有以下3項:
原因1:缺乏信心,乾脆放棄
很多人認為自己無論怎麼穿都不會好看,索性放飛自我,切斷自己與好看之間的連結。事實上,這個心態不限於男性,我有位學員的女兒就曾歷過這個狀況。
還在念大學的她,對自己一直缺乏自信。後來她母親的好友——一位頂尖的金融企業家鼓勵:「正因為你覺得自己不怎麼樣,才要學習如何把自己打理好!」她才願意打開心防,踏出打理外表的第一步。
後來,透過系統化的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打扮方法後,逐漸找到自信,不再為外表自卑。
她的例子道出了一個關鍵:當你對外表沒信心時,可以花心思探索、學習真正適合自己的打扮方式,目的不在於把外表變成致勝的優點,而是不讓它成為你不自信的來源。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會沒信心,正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適合打理自己的方式,一旦找到對的方法,自我評價很可能就會改觀了!
原因2:環境不重視穿著,擔心用心打扮反而突兀
有些人因為身處的產業或工作環境普遍不重視穿著,擔心自己若過於講究,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例如,我有一位科技業的工程師學員吐露:有一次他心血來潮穿著西裝外套上班,卻引來同事的注目與揶揄,讓他感到不自在。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物以類聚
選擇與同事有共同語言的服裝。以上述工程師為例,因為他身處在穿著較休閒的環境中,當他想穿西裝外套時,就要選擇有休閒氣息的西裝外套,例如布料是粗織格紋、棉、麻,剪裁帶有休閒氣息、肩線較柔和或無墊肩款式,才能在保持風格的同時不顯得突兀。
試想,如果他像華爾街金融菁英穿著筆挺的西裝外套,和同儕差異就會過大,而顯得不協調。
2.20%原則
若希望展現影響力,可以採用「穿得比其他人好20%」的原則。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好和品質或價格不一定有關,更重要的是正式度要稍高、剪裁要合身、搭配更有品味一點等。
原因3:認為服裝只是表象,能力才是關鍵
很多人認為,工作上的成功取決於能力,服裝只是表象。但事實上,服裝對於專業形象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或許你周遭有這樣的案例:兩位資歷、能力相當的同事,每次有升遷機會,總是某一位得標,而另一位屢屢與機會擦身而過。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前者「看起來」比較像主管?
或者,兩位銷售人員對產品的知識不相上下,其中一位的業績總是比較好,不知道為什麼客戶都喜歡向他買。而這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看起來」比較專業?
你如果是那位總能搞定高端客戶的同事,能把客戶安撫得服服貼貼,是不是因為你「看起來」就是高端客戶會信賴的樣子?
上述例子在職場上比比皆是,很多人雖然很有實力又努力,卻遲遲無法進球得分,就是因為「不夠像」。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形象就很可能是那個東風!
如果只要換一套衣服,就能讓人看起來像總經理,讓管理更順利、縮短說服時間、擁有更多機會⋯⋯,你為什麼不換呢?外表固然不能完全定義一個人,卻能在某個程度上「翻譯」一個人。
我們常說要「如實的溝通」,你是否已經讓外表如實的溝通你的內在實力與專業?與其讓穿著成為阻礙,不如讓它成為助力,幫助你在短短幾秒鐘內,傳遞出自己的專業及風采,進而揮灑天賦並發揮價值!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