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來就會有偏見,有主觀意識,所以社會才會重視行事客觀的人。而客觀最重要的是擺脫偏見,不先入為主,用事實看事情,而不是用情緒來決定、判斷事情。

公關溝通的訓練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根據事實說話。不是事實的絕不說、不揣測,也不評斷。不要以為根據事實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其實很難,尤其是跟我們相關的人、事、物,難免會加上自己的情緒和觀點,這樣就可能會產生偏見。

事實與偏見

事實是最中立的,不帶任何情緒。譬如A和B發生衝突,A打了B,這是事實。由於你和A是好友,你認為一定是B說了激怒A的話,所以A才會動手,因此A打B是情有可原。就這件事而言,A打了B是事實,至於你認為的A一定激怒B,那是你的看法甚或偏見,不是事實。

偏見往往讓我們錯失了良機,也可能讓我們蒙蔽了雙眼、看不清事實。譬如,我們通常會有一些既定想法:我們以為年輕人就是沒經驗,辦事不牢靠,所以不把機會給缺乏經驗的人。可是,我們不都是從毫無經驗的第一次機會開始,才變得有經驗嗎?或我們以為女孩穿著暴露就是輕佻,但那只是她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用這樣的角度去評判一個人,未免失真,也不公平。我們不希望被貼標籤,就要警惕自己不隨便貼人標籤。

不輕信、不論斷,讓自己成為一張白紙

我自己就曾因偏見錯判一位客戶,差點因此失去一個大好機會。

當時聽了某人評斷一位客戶很挑剔很難搞,因此當這位客戶找上門時,我處處防衛、處處保留,沒有敞開心胸告知專業的想法,甚至還想打退堂鼓,最後是團隊想要做這個案子,在合作之後,我發現他其實個性爽朗,凡事講效率,在專業上非常要求品質,所以嚴謹,但沒有不合理的要求。原來之前評斷的人跟這位客戶合作過,因為無法達到他要求的品質,因此被退件了好幾次,因此對他頗有微詞,到處抱怨,而我只是剛好聽到的人,因此產生了錯誤的判定。

後來跟這位客戶成為好朋友之後,我對他坦承當時的偏見,他才說當時他也認為我不夠積極,原本不打算合作,後來礙於時間緊迫,只好先合作試試。現在回想,真是捏了把冷汗,原來偏見影響了我的行為,而我的行為也影響了對方的觀感,多麼得不償失,還好我的團隊堅持下來。

這個經驗讓我以後儘量眼見為憑。但這還不夠,眼見之後,還要打開心胸看待事物。先敞開心胸讓自己變成一張白紙,接受過、經歷後,再做判斷。

社群網路年代,酸民網友很容易就在網上給人亂貼標籤。我們的謹言慎行,可能無法阻止別人這種行為,但我們必須知道,能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當別人潑你污水時,不用動怒,急著把污水潑回去。最重要的是,證明他潑向你的是一桶污水,用事實捍衛自己的名聲。

有了幾次經驗之後,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他人之言對某人產生偏見,用開放的態度,做到交往之前絕不下任何評斷。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