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最常閒聊的話題,無非就是哪裡好玩、哪裡好吃。假設同事問起推薦餐廳,你會怎麼回答呢?
「嘿!我週末會去你老家附近,有推薦的餐廳嗎?」
「我家那邊?那就是吃海產啊!有一間專賣鯖魚的店,它長得像普通民宅,菜單只有鹽燒鯖魚,但它的魚比別家大條,便宜又好吃。店面就在市中心,停車也很方便!」
講完這一串介紹,你猜同事會有什麼想法?多數人聽完,可能都不會感覺特別被吸引。為什麼會這樣?怎麼講才對?
「五感臨場」的說話技巧
介紹餐廳、景點時,如果只是單純陳述介紹,形同列出一堆規格,聽的人容易感到混亂,難以記住碎片資訊,因此很難打入人心。與其說明資訊,不如想想該如何為聽者創造欲望,促使對方主動採取行動。
以文章開頭案例來說,如果改成另一種方式介紹,效果會大有不同:「我跟你說,有一家專門賣鹽燒鯖魚的店,店面擺設給人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用餐的地方是鋪著榻榻米、擺了小矮桌的起居室,店裡員工都穿著日式罩衫。因為這家店只賣鹽燒鯖魚,所以不用點餐,坐上坐墊沒多久,服務生就會送上熱茶和一小盤冷豆腐,就像是到親戚家作客的感覺⋯⋯」
這裡示範的只有店面陳設,連招牌菜鹽燒鯖魚都還沒講到。但想必多數人聽到這,都會很想去看看這家店到底長什麼樣子吧!
這樣的介紹方式,稱作五感臨場(Five Sense Realism)。這是一種為了強化五感意象,訴諸感官的溝通技巧。就像是用文字描述相機拍下的景象,一邊加上聲音、氣味、觸覺等感官刺激。
這種說話技巧的訣竅,就是把自己當作相機,一台擁有耳朵、鼻子、舌頭、體感的相機,模仿相機運鏡,把感官知覺一一表達出來。
你可以這樣做
五感臨場的重點是,描繪的影像要盡可能精準地放映在對方腦中的螢幕上。建議可以用兩個方式練習:多看食記、描繪日常作息。
1.多看食記
不論是電視、廣播、圖文並茂的部落格,還是純文字,必須透過語言傳達美味的食記,勢必要用到五感臨場的技巧。因此,食記描述食物口感、器皿手感的方式,是非常高效的臨摹教材。
「一倒下醬料,鐵板就燒得吱吱作響。」「用力拔出瓶塞時,只聽到『砰』的一聲,瓶子就開了。」這些形容,在一般交談中不常出現,但也正因如此,如果你形容得出來,就能增加感官刺激。
2.描繪日常作息
開始運用五感臨場推薦美食後,你可以進一步練習:用5分鐘時間,描繪「早上醒來、起床、刷牙」這種規格單調的日常作息。
早上醒來後,會先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味道?指尖的感覺如何?起床的作息通常規律且單調,因此要讓對方提起興致,難度更高。練習描述時,可以一邊確認對方是否有準確接收到你所描述的內容,若有不足,則一邊修正補充。
*本文經整理參考自《操弄第一印象的說話引導術》(樂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