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多少人希望能夠彈性工作或遠距上班,許多研究也顯示,企業增加彈性,可以吸引和留住不同地區的各種人才,包括留住女性員工。現在一場疫情讓許多原本不可能實施居家工作的台灣企業員工也嘗試這種工作模式,但很多人已經發現,實際上這種沒有界限的生活不如想像中美好,特別是職業婦女已經唉聲連連。

許多歐美國家已經在家上班長達1年時間,疫情之後可能會持續下去。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去年七月的研究顯示,疫情大流行之前受僱的人中有一半正在遠距工作,實際上人數可能更多。台灣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居家工作,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職業婦女貼上照料家人三餐,陪孩子玩耍等家庭生活照片。

一張張代表滿滿成就感和美味家常菜照片的背後,居家工作模式實際上已經讓職業女性感覺身心疲憊。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發現,由於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母親已經感受到遠距工作的負面影響。麥肯錫研究顯示,自從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美國公司中多達200萬女性已打算離開勞動力市場。

哈佛去年研究就發現,女性在靈活工作的同時,更有可能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而男性在工作發展上完全不受影響,一項研究發現,男性無論有沒有孩子,都會願意無償加班,特別是當他們在工作上比較有自主權的時候,沒有孩子的女性也一樣,但是有孩子的職業女性則不願意無償加班。

原因就是,上班的母親承擔著過多的育兒和家庭教育責任,麥肯錫研究發現,與疫情之前相比,雙薪家庭當中,有一個10歲以下兒童的母親,在同一情況下,他們每天花費額外5個小時以上承擔家庭責任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此外,在疫情期間,高達4分之1年長職業婦女已考慮退出或減緩職業生涯發展。

在美國實施長期遠距工作之後,專家發現雖然遠距工作有一些好處,但勞工也正在承擔財務不確定性、倦怠和精神健康問題,結果,某些群體確實在掙扎,例如上班族的媽媽、黑人婦女和年長婦女。

Career Builder進行一項調查也發現,疫情大流行期間有超過3成的婦女因個人責任,包括照顧家庭而辭職或減少工作時間,由於雙薪家庭中女性薪資通常比男性低,因此疫情期間很多婦女被迫辭掉工作,成為家庭照料者,加劇婦女長期存在的薪酬和晉升差異。

或許是照顧的天性使然讓他們在特殊時期選擇放棄工作。調查發現,女性似乎比男性對在家工作更感興趣。根據調查,有超過2成的女性表示她們會拒絕一份沒有在家工作選項的工作,男性只有1成。女性申請遠距工作的比例也比男性高。

人們喜歡居家工作或遠距工作的原因,主要是不需要通勤,對工作的自主性也比較高,《哈佛商業評論》也認為,彈性工作選擇將對女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靈活性可以讓母親在生產後維持工作,並在家庭照顧負擔最重的時期保持壓力相對較高且收入豐厚的職業。

這場疫情為實現這種更健康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提供機會,看似是疫情唯一帶來的正面影響,但是,歐美國家經驗已經發現,在家工作1年後,在許多職業婦女心中,這些夢幻的想法離現實很遠。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轉載,原文:居家工作模式啟動,職業婦女成最大犧牲者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