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歐在《原則》這本書中寫過:「認識到決策應當分成兩步:先分析所有相關訊息,然後決定。」這句話同樣可以送給正在準備求職和入職的你,尤其是對於你非常想加入的公司,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就像年輕人談戀愛一樣,有時候常常容易一廂情願霧裡看花,沒認識之前覺得意中人做什麼都對,結果在一起之後,你看不慣我亂甩襪子,我瞧不上你一臉雀斑。

加入一家公司也是一樣,加入之前,面試官各種吹噓我們公司如何高大上,融資多少輪、月薪多少萬,結果進去之後,發現之前給你畫的餅沒一個能嚥下去的,甚至沒多久,公司倒閉、老闆跑路、員工工資給不了。要不怎麼說,有些公司去了註定就是陪葬?今天這篇文章,也想和你分享下,如何在入職前調查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

其實剛剛畢業那時,和大多數應屆生一樣,心裡想的就是:有家公司要我就不錯了,我還好意思挑剔別人?後來發現,這個想法不對勁。最起碼,很容易把自己擺在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這樣表現出來只會讓自己顯得很弱勢,甚至給對方一種「任你宰割」的感覺,是的,不少無良公司的HR就喜歡你這樣怎麼捏都不吭聲的職場小白。

我在職場一直堅信和奉行的態度就是:求職,永遠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不管是以前我被別人面試,還是後來我面試別人,都是秉承著這個態度,確實,後來我也因為這種堅持,成功避開了很多看著很厲害最終還是倒閉的公司,也為公司過濾了很多看著很優秀實際上不怎麼可靠的求職者。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調查一家公司,最需要看哪些方面?在這裡給你提供4個方向進行參考:

1. 產業發展

每個產業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潛伏期、爆發期、高潮期、低潮期,在不同的時期加入自然會遇上不同的發展境遇。10年前的傳統媒體行業,自然不會知道將來自己這行會被新媒體取代。以前柯達如日中天的時候,誰也沒想過將來相機業務會被手機連根拔起。就像如今遍地開花的教育機構和從業者,也不曾想「教育」會這麼火。

許多人的選擇,其實是一種錯配。關於產業發展的思考和選擇,越早越好。建議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最好還是高成長的產業。這可能會決定你的成長速度,薪酬水平。要知道坐電扶梯,乘電梯,搭火箭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有時候,產業不行了,公司怎麼折騰都很難。

2. 公司實力

公司實力怎麼看?首先像這種諸如「我們公司的盤子都是上千萬的」「我們合作的都是大公司」「我們辦公地點都是在蛋黃區」之類的鬼話就不要信了。真正的有錢人不會扯著嗓子喊自己有錢,倒是真沒錢的人反而處處要顯擺自己有錢。

如果真想知道這家公司實力怎麼樣,不妨可以去企查查看看註冊資本,或者去看看公司年報,實在不行還可以在網上搜索下,看看有沒有創投公司給對方投資。要是什麼都沒有,還敢冒充獨角獸公司,建議你手動舉報。

3. 薪資收入

如果一家公司給你開出了高於市面上2倍或以上的薪資,你可千萬別高興太早,很可能裡面藏著陷阱:比如你進去之後,對方瘋狂壓榨你讓你把資源吐完之後,再隨便找個藉口把你開了。再比如給你開的薪資很高,再以種種理由苛扣你的工資,最後到手還低於市場水平。

與此同時,如果一家公司給你開出低於市面上的薪資時,也建議不要去了,除非對方能給出其他可以對沖或代替薪資的條件:比如平台經歷、職位頭銜、職場資源等等,但這一條只適用於不缺錢的上班族。

4. 社會輿論

如果還想對這家公司有深度了解,建議可以去各大求職平台搜索查詢下,找找可以進行了解的精準管道。

實在不相信,還可以問問身邊剛好就在該公司的朋友,如果這家公司真的好的話,別人是不會騙你的,除非是你倆交情不怎樣,或者是這家公司真不怎樣。

為什麼說有些公司,去了就是陪葬?

因為很多時候連創始人自己都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來,更何況是還站在門外的你。

你不妨對比一下,因為疫情而導致經濟部分停擺的去年:據時代數據創業公司數據庫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7日,中國一共有932家創業公司關閉。其中,在4月份關閉的公司最多,達到214家,佔22.96%;其次是1月和3月,分別關閉195家和171家。此外,去年上半年共有881家創業公司倒下,佔全年的94.53%。

如果化用《圍城》裡的一句話,大概就是: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卻各有各的不同。甚至你再細心一旦發現,很多企業倒閉並不是因為疫情,就算沒有疫情最後也要因為其他事情而引發倒閉。

所以在求職過程中,對這幾類產業一定要慎重考慮:

① 產業還處在早期階段,而創業者只會編故事,圈人圈錢,各種投機機構滿大街都是。

② 產業有一定應有價值,但處於野蠻發展階段,業內魚龍混雜缺乏管理,而且非常容易受政策調控和監管。

③ 產業有應用價值,且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導致大量熱錢快錢進來,然後變成資本補貼大戰,最後產業你死我亡沒有贏家。

④ 整個產業始終受到嚴監管,政策一有變動就容易導致行業受到衝擊。

所以,我也在這裡奉勸各位一句,有些公司其實壓根沒必要去,甚至連面試都可以省略,如果你執意要去,還可以先考慮下這幾個問題:薪資能否滿足基本生活?平台能否提供晉升空間?主管能否願意帶你成長?本人能否實現職場價值?

LinkedIn聯合創始人Reid Hoffman對於創業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創業就像是從懸崖縱身而下,然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自己組裝一架飛機。對於創業者,我一向非常尊重,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要投身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軌道,有時候別人能走出來的,未必就適合你。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你能確定在落地之前,自己能否組裝出一架飛機來?

什麼樣的公司才值得你去?

這問題就像「什麼樣的人才值得與之度過一生」一樣難以回答,恐怕只有你自己能找到答案,但沒有關係,在找到這個答案之前,你最起碼可以規避和篩選出一些不可靠的企業。少走一些彎路,總好過一直在走彎路。

吳曉波老師曾經說過一個觀點:我在《大敗局》中研究了19家企業,它們的創始人都是全中國最聰明的人,它們的共同點是沒有一家是正常死亡的,都是在高速成長的時候遭遇了崩潰性的失敗。事後,吳老師也總結了這幾點失敗,恰好可以作為職場人對一家公司的最好篩選:

1.選錯產業

一個企業能夠形成競爭能力的第一條,就是要進入到高成長型的產業中,形成對峙能力,基於這一點,你就可以篩選出一大批不合適的企業。

2.不可落地

如果一個公司的創始人每天想的就是「顛覆產業,改變世界」,建議就不要去了,這種公司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題。

3.需求量低

很多創業者會沉醉於自己的驚奇想法,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天才,但實際上你覺得一件事很重要,消費者也需要,但結果是根本沒人為你買單,而這就是戰略上的自嗨和麻痺。

4.盈利極難

就連吳曉波老師自己曾經都開過虧本的書店,他說書店每天來很多人但就是不買書,最後聽完他的免費講座就走了,這種盈利模式很難的產業和模式肯定是難以長久的。

5.盲目追風

如果一家企業在還未壯大的情況下,甚至沒有核心明星產品的情況下,就盲目追風,建議不要去了,最後你會發現他們什麼都做,但什麼都做不好。

相反,當你把幾個點匯總成一份企業清單,並用心儀的意向企業對應進行打分,如果每樣都合格,那剛好就能得到一個最高分。

我不知道這樣得出來的算不算值得你去的公司,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最起碼,你可以降低遇到一個不可靠的公司的機率。有時候,生活並不會詢問我們需要什麼,它只會為我們提供選擇。但最終選擇的還是我們自己,既然如此,我更希望你能珍惜每一次的選擇,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至於白白浪費,更不必把自己職場的寶貴時光,浪費在一個不合適的企業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說有些公司去了就是陪葬?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