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抉擇上,比如換工作﹑調部門﹑考研究所﹑結婚﹑買房等,你是不是經常猶豫不定﹑難以決定?事後又後悔不已,建議你試試看這「四定」。同時你必須知道——做決定有個前提,每個人條件不同,做出的決定自然無法相同。

最近有名上班族氣噗噗地來跟我說,他眼見死黨在一個合作案裡,掉入一個進退不得的陷阱裡,勸了多次都喚不醒對方,來問我怎麼辦。一方面他替死黨覺得不值,很明顯合作方在利用他,所以很生氣;另一方面也擔心死黨被利用完,沒有價值,棄而不用,下場難堪,心裡也特別急。

每個人的條件不同,而局勢也隨時在變

在我們的生活裡,多的是這類案例,看似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可是這位上班族為什麼如此心焦如焚?因為他犯了這個迷思:

1.以為每個人的條件都一樣,應該做出相同的決定;
2.偏偏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無法做出相同的決定。

所以經常有人要換工作時,來詢問我的意見,我從不由自己的立場出發,原因只有一個,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我的條件能做這個決定,你不見得有條件能做;你的條件能做那個決定,我也未必有條件能做,因此我們才講「易位思考」,穿了你的鞋才知道你腳痛。

人生很難,主要是做決定很難。可是在做決定這件事上,心理學有實驗發現,人的自信心遠高於事實的表現。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迷思:

1.以為自己做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結果勢必一如預期的好;
2.事實是時間一變,人在變,局就變,條件也就不同了,所以每個決定都是一場賭局。

可是我們也都知道這兩件事很重要,一是選擇大於努力,因此選擇很關鍵,每個選擇影響到下一個選擇,人生是一個個選擇堆疊出來的;二是控管風險也很關鍵,這一生大家求的,不也是趨吉避凶嗎?有時一個風險會吞噬掉多年的努力成果,具有致命性的殺傷力。所以選擇正確﹑減少風險是我們要做的兩件要事。

沒有完美,只有四個「定」

即使如此,我仍然要告訴你,沒有決定是完美的,最後多少都有缺憾,因為我們有條件限制。所以要追求的不是做出完美的決定,而是無論做出哪個決定,不要後悔﹑不要遺憾﹑不要抱怨。這一年來,我找到「四個定」,來幫助我做決定:

1.定向: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方向。
2.定位: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角色。
3.定見: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原則。
4.定力: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不受風吹草動而影響,且能繼續前行。

我的做法是,遇到事情,就寫下這四個定。我的心原本有如一隻小船,在汪洋大海中,隨著狂風驟雨動盪不安;一寫完頓時天際開了,一道光線射下來,烏雲散去,大海歸於平靜,船不再搖晃不定,能夠繼續前行,並看見遠方的燈塔。

今天看到哈佛商學院商業倫理約翰沙德(John Shad)教席教授約瑟夫.巴達拉科(Joseph L.Badaracco)寫的文章〈一個有思想的人,是如何做艱難決定的?〉他提出五點,跟我的「四定」意外的不謀而合﹑相互呼應,證明吾道不孤。這5點分別是:

1.每種選擇的淨結果是什麼?
2.我的核心責任是什麼?
3.現實世界的行事規則是什麼?
4.我們是誰?
5.我最終能接受結果是什麼?

五個問題,幫你思考清楚

這五點是方法,而我的四定是得到的定論,怎麼做呢?以上面這位上班族的死黨來說,他在與別人合作時,可以先從約瑟夫.巴達拉科的五個問題切入,比如說他分析之後,得到以下五個答案:

1.我是誰:我沒有足夠條件,無法獨當一面,需要與別人合作,借別人的勢,壯大自己的勢。
2.現實世界的規則:這一行目前以採取團隊合作方式居多,單打獨鬥則力量單薄。
3.我的核心責任:對方是個大企業,以他為馬首是瞻,自己全力配合就對了。
4.我最終能接受的結果:有小贏面就足夠。
5.每種選擇的淨結果:由目前的選擇看來,對方得到的比較多,似乎占便宜,但是自己也在這一行獲得一席之地,後勢發展看好,這是能夠接受的結果。

一旦分析如上,這位死黨的下一步便來寫下「四定」,比如說:

1.定向:與對方合作,在業界站穩腳步。
2.定位:配合對方,全力以卦。
3.定見:現在吃點小虧,未來占大便宜。
4.定力:不論朋友的勸說﹑或自己一時自我懷疑,都要回到以上三定,穩住小船的舵,繼續前行,直到靠港。

選擇合適的,並且不後悔

以上是我做決定的方法論,適用職場,也適用人生各個層面,不妨一試。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侷限性,也就是各有條件,無法說「If I were you」,如果我是你,我就如何如何,彼此運作的模式無法相互套用。但是每個人的命運也有自主性,能夠透過上面五個問題,以及四個定,做出合適自己的分析與決定,並降低風險。

最後,命運也有開創性。人人都不能只想成功,不想失敗,否則無法前進,也就無法開創新局。再說成敗無法在一開始就料準,因為看似成功的決定也隱藏著失敗的因子,看似吃虧的選擇裡面有占便宜的未來。我們要做的是四定,確定自己這隻小船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即可,至於途中的風浪不是我們能預測。

選擇,沒有最好的,只要合適的。決定,沒有完美的,只要不後悔的。人生,不可能永遠在最高點進場,而是要選在反折點切入。

本文摘自「洪雪珍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