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疫情年這波轉職潮,Amy幸運找到了新工作。但到職不到三個月,他就碰上了「人的難題」。

前陣子,同事Lizzy說手上專案忙不過來,主管讓他交接了Lizzy手上一個系統案。沒想到,Lizzy沒來主動交接,原有的工作文件記載也不完整,他去找Lizzy問了好幾次,對方卻只是高來高去地講一些概況,讓他辦起事來左支右絀。去跟主管說了,主管也只是要他好好溝通⋯⋯

同事出手幫你,從不是理所當然

工作上,每個人都想出頭,都努力要達到自己的KPI。Amy認為自己求助碰壁,但在Lizzy看來,他或許自認已經完成了該做的部分。職場上比的是績效,看的是結果。因此,任何同事的出手相助,都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

我們該思考的是,可以使用哪些說服技巧來取得同事幫助?在華人組織中,和對方是不是「自己人」,將決定之後的溝通和互動。你應該也聽過「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人與人之間,有沒有關係的維持,會相當程度地決定相處的模式。

而「自己人」的另一面,就是「外人」,非我族類,彼此之間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圈外人分際分明,凡事照規矩來,自然就少了私底下的照顧。

Amy剛進公司不久來說,很難一下子成為同事的「自己人」。不過,可以先辨認同單位裡的「小團體」,看午休時誰和誰會一起吃飯。午休是一天當中最關鍵的非正式交流時間,靜靜觀察幾天,就會發現同事各自隸屬不同小團體。

對Amy來說,他不需要刻意混入特定小團體,但可以留心這件事。接下來,只要讓被拜託的同事和自己之間產生「自己人」的感覺,就能更順利完成工作。

你可以這樣說

1.稱呼對方的「江湖稱號」

所謂「江湖稱號」,就是熟人對他的稱呼,像是X哥、X姐、X總、老大。這些稱號,通常來自家人、同學、過去的長官,對當事人來說別具意義。開口直稱「江湖稱號」,往往能讓聽的人連結到熟悉、親切的回憶,進而拉近距離。

不過要提醒的是,X哥、X姐並不是萬用稱呼,有些人會為了拉近距離,貿然「加字」,卻讓對方聽了很不高興。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是要多留心圈內人如何稱呼。

2.建立共同溝通平台

Amy剛進公司,主動加入午餐聚會很唐突。這時就能利用在電梯、茶水間,偶然巧遇同事的時候,和對方閒聊,建立共同的溝通平台。

共同溝通平台,就是兩人「共同處」。這可能是雙方重疊的人際關係、經驗事件,盡量讓彼此連上。共同點越多,越能建立「自己人」感受。

3.將共同平台連結到工作

接著,再從個人層面轉移到工作層面。把雙方建立的親近感,轉移到對工作的好感度上。例如,你們都曾在某單位任職,或曾碰過相同技術問題,或都知道哪個廠商狀況最多。

重點在於,當你和這位同事對某個工作、任務,有了共同想法、共同經驗或共同朋友時,不論你是不是他在公司的「自己人」,在請求協助時,都能更順利達到說服目的。

*本文經整理參考自《拒絕職場情緒耗竭》(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