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談談各種場合中講者最容易出現、但絕對要避免的道歉台詞。以道歉開場,雖然能夠減輕講者的罪惡感或焦慮感,不過,通常會讓聽眾放棄投入注意力,然後就開始神遊,甚至啟動睡眠模式。

有氣無力道歉法

出現時機:假日上午的課程

NG範例:對不起,我知道假日一早還要來上課很累,但大家可以盡量打起精神嗎?有些內容下午的講師會提到,所以我就先跳過,讓大家輕鬆一點。

飢腸轆轆道歉法

出現時機:接近午餐的課程

NG範例:從早上課到現在辛苦了,我知道大家肚子餓了,但接下來要進入重點了,很抱歉再占用大家一點點時間。

肚飽眼皮鬆道歉法

出現時機:飯後下午的課程

NG範例:早上上了半天的課,中午又剛吃飽,這時候大家一定很想睡覺,而這個主題的內容又是比較無趣的,歹勢啦,但我盡可能講得比較有趣一點,讓大家不要睡著。

血糖低迷道歉法

出現時機:下午茶時段的課程

NG範例:抱歉,現在大家應該很累了,等等會有一些點心讓大家恢復精神,我盡可能講重點,讓大家提早下課。

依依不捨道歉法

出現時機:黃昏尾聲的課程

NG範例:大家辛苦撐到現在了,很多概念早上的講師都分享過了,我很快總結一下。不好意思占用到大家回家用餐的時間,希望大家有收穫。

這些道歉的說法,大概是簡報現場最常聽到的說法,希望大家在準備演講或教學的時候能夠盡量避免,雖然可以緩解講者的焦慮並消除準備不完全的罪惡感,卻會帶給聽眾負面的感受。

開場道歉不會合理化表現不佳的事實

一旦上台,就得為簡報的一切負責。當然,你可以找到一百個沒有講好的理由,但要知道,當你沒有把內容講好,聽眾就有可能接收不到正確的訊息。拿麥克風的人都是有影響力的,無論是演講、教學、唱歌等,差別在於是正向影響力還是負向影響力。

想想看,如果一位歌手拿起麥克風唱歌,結果表現沒有讓粉絲驚豔,你會覺得是:一,這位歌手很掉漆,還是二,他的場地音響有問題,讓他表現失常?多數的人應該會覺得這位歌手很掉漆,或者他沒有用心準備,反正就是認為他自己本身的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如果今天你是這位歌手(假設啦!反正就是你自己搞砸了一個機會),你會誠實怪自己能力不足活該嗎?通常不會。一定會先開始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像是這個硬體設備我不熟悉、音響設備有問題、舞台和先前不同、今天天氣剛好不佳……等。但聽眾可不會買單,反而覺得是你自己準備不周,嚴重一點的甚至從此不再買票進場聽表演。

社會心理學有個「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現象,個體在解釋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時,往往會認為是內在因素的問題,而忽略了社會環境的影響。但如果同一個行為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常會解釋為外在環境影響。教學簡報過程也是如此,若常常不自覺在開場道歉,就是為自己可能的失敗預先找外部藉口開脫。這不過是一種逃避心態,並不會合理化表現不好的事實,不但帶給聽眾負面觀感,也阻礙了自己進步的空間。

書籍簡介


簡報心理學:突破大腦陷阱!以4P步驟+LDS法則,抓住聽眾思維的攻心術

作者: 林俊成Jason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18

作者簡介

林俊成 Jason

一名內向的臨床心理師與企業講師,喜歡靜靜看著人類各式各樣行為,嘗試探索潛意識裡的意圖,或者天馬行空地創意發想。平時害羞沉默,一旦有機會說話,便喜歡透過簡報演講讓大家知道心理學原來可以這麼吸引人。相信Psychology is everything,夢想用專業讓民眾找回心理安適。

工作領域橫跨心理學、醫學與商學。除了台灣高考臨床心理師之外,亦擁有美國生理回饋國際聯盟(Biofeedback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Alliance, BCIA)神經生理回饋心理師認證,目前服務於大腦健康管理顧問公司──易思腦Exebrain。

易思腦Exebrain官網:www.exebrain.com/
心適所在部落格:jasonpsychologist.blogspot.com/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