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站上有網友表示,工作不到一個月,感覺不管是同事還是主管,似乎都不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和同事說話被打斷,私下聚餐被冷落,主管也總對自己沒有好臉色。因此,他總是感覺心情沉重,內心焦慮,懷疑別人是不是在針對自己。

事實上,不管是初涉職場的小白,還是羽翼豐滿的職場精英,都難免會在職場當中產生這種焦慮的情緒。但和真正的「焦慮」不同,「偽焦慮」並不是真的焦慮,只是源於過度解讀,以及不想主動去解決問題,但又期待有更好的價值回報,而產生的一種情緒。

為什麼會出現「職場偽焦慮」?

1.個人層面:職場角色定位不準確

我曾經的一個客戶,做事雷厲風行,對下屬也是十分嚴格。

職場上,經常可以看到他對下屬劈頭蓋臉的訓話,生氣擺臉色更是常態。和她一起吃飯的時候,她曾向我說道:「對下屬要求嚴,證明他還有發展空間,所以多鞭策,多提點。如果是無藥可救那種,根本就不會理,而是隨時就替換掉。」

雖然太過嚴苛的老闆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員工,但另一方面,職場如戰場,大家都很忙,沒有時間顧及每一個人的情緒也是真的。

身處職場,經常能夠聽到有人抱怨公司制度、奇葩主管,或是虛假的人際關係,總覺得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發揮。其原因往往在於,自身對於職場角色的認知過於單一,將他人對自己職場角色的要求當作是對個人的評判。感覺受了天大的委屈,卻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職場偽焦慮的陷阱中。

就像埃默里大學教授鮑爾萊恩說的:「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如果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職場定位,那麼很多工作就沒辦法繼續下去。

2.工作層面:投入積累形成的職場瓶頸

職場中,伴隨著前期投入的不斷累積,有些人會逐漸進入職場瓶頸期。

處於瓶頸期的職場人,則會像被繩索束縛住一般,空有力氣,卻找不到用武之地。為了緩解這一情緒,一部分人開始轉而尋找其他理由,來解釋目前的局面。比如主管針對、同事排擠、地域原因,進而導致「職業倦怠」等偽焦慮情緒產生。

另一方面,快節奏的企業環境所孕育出的高壓文化,也會加速助長職場偽焦慮的情緒。許多人都知道,情緒只是情緒而已,但是協調情緒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稍有些把控不足,就容易走進死胡同,影響今後的職場發展。

如何走出「職場偽焦慮」?

1.擁抱真相,用理性思考代替情緒主導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的職場日常,就很容易發現,我們的許多結論都包含太多的主觀偏見。雖然時而產生情緒和偏見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歸根結底其本質只有一個,那就是自身確實存在不足,我們卻總是無法正視。

因此,想要解決偽焦慮情緒,應該先從個人角度出發,主動察覺和釋放焦慮。比如,將對於他人的話所存在的疑慮點直接表達給對方,多去考慮這句話或動作所針對的事情,而並非針對於人,說不定就能解開自己的心結。

2.跳出角色,向上一層思考和執行

職場上不同職級,不同位置的員工,在考慮和處理問題的角度方面會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像管理層大多會從團隊角度出發,圍繞業務增長,去思考和看待問題。

對於主管的責駡,或是同事的冷待,如果換一種視角去看待的話,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並且,透過換位思考,我們能夠站在更加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所存在的問題。

相比顧影自憐,不如主動反省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又應該如何去彌補和改變。理性的看待自己工作的狀態,通過他人的建議和批評,對自己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

3.走出舒適區,不斷挑戰自身侷限

奇虎360(編按:中國網路安全公司)創始人周鴻禕,曾這樣提醒年輕人:「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能夠承受各種鍛煉和痛苦。」螞蟻金服首席執行長彭蕾,對於「什麼是合格人才」的看法,也有相似的發言,指出合格的人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皮實」。

在各行各業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取得成功的人大都是懂得「拋棄」情緒的人。這裡的「拋棄情緒」,並不是指冷淡麻木,而是指能夠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丟掉沒用的偽焦慮,摒棄掉腦子裡繁雜的聲音。

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主動走出舒適區。不斷挑戰未知和侷限,不斷積累更多的見識和人生經驗,讓職場道路越走越寬,越來越開闊。

就像真正美麗的人,聽到有人叫自己醜女,只會會心一笑;真正博學的人,也從不畏懼他人嘲笑自己見識短淺。當我們成功突破職場瓶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於外界的評價,也會變得更加平和與釋懷。

說到底,職場焦慮誰都會有,職場壓力同樣難以避免。但它們終歸只是我們職場中的一種「調味品」,而非安身立命之本,沒必要去過度地去放大它。

或成長,或崩潰,或沉淪,或不再煩惱,這一切都由我們自己決定。希望我們在前行的過程中,都能保持住內心的定力,堅持自己選擇,在每一次的職場浮沉中,逐漸讓自己的實力成功匹配上野心。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智聯招聘(ID:zhaopin-com)」授權轉載,原文:「總感覺處處被針對」:別讓偽焦慮害了你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