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農夫一樣投資,所以我是個「股市農夫」,投資方式則是「農心投資」。
農心投資是什麼?我會深思熟慮選出投資標的,如同農夫只揀選好種子;我會慎重選擇投資時機,恰似農夫會挑時間播種;我會和我投資的公司交流,並給予關照、支持、鼓勵和鞭策,如農夫每天到田裡照顧農作物一樣;最後,按照農事計畫,在適當時機收穫。
以上是我的投資完整流程,其餘技巧都和投資成功與否無關,沒有太多意義。
首先應關注的是豐富我們日常生活的產業,從中找出主導地位的公司。有時,我們會經由產品或服務找到一家公司。
當發現那樣的公司時,可以先小額買入,但切記不可一次大量購買。買進前,須檢視一些基本數據,當然也該掌握業績、財務、資本現況等項目相對市場估值的情形,但這些都只是基本功而已。
股市投資就如化身一家公司管理者,參與經營的行列,理應和自己的公司溝通,思考未來。
想完全了解自己想種的種子(公司),需要歷經更多過程和時間。你認為心思會跟著錢走嗎?就我的經驗,買進個股後如果股價下跌,我反倒會更認真研究那家公司。
少量買進股票後,我會開始漫長的研究。不僅要拜訪公司,還會致電股票負責人或熟悉該公司的外部人士尋求諮詢。同時也會詢問競業對手,拜託分析師或基金經理人評估。
我選擇的公司多半不被媒體關注,也不會包含在證券公司分析報告中,往往只能親自奔走確認。為了掌握正確狀況,我常拿著產權謄本,實地考察所有土地或房地產,並走訪不動產事務所或附近餐廳詢問。
短則2、3年,長則4、5年,我都以這種方式摸索研究,全面審視想投資的公司。假如這段期間覺得可以著手投資,便漸漸提高金額。反之,如果覺得不怎麼樣,會立即撤回。
逐步提高投資金額過程中,確信是家好公司時,才大幅增加投資金額;但接下來仍要持續觀察溝通,不能怠惰。當我投資的公司如預期成長、收益變好時,會在起初設定的目標價賣出,結束這次投資週期。
如果個別細看每個案例,其中細節會更加複雜,不過大致上這就是股市農夫的週期。整體週期平均落在4至5年間。假如預期其價值能持續上升或有投資必要性時,也有可能持有超過10年以上。由此可見,我的投資算是偏長期的投資。
每到初冬,農家的柿子樹上總會留下許多沒摘的柿子,以前的人稱之為喜鵲飼料。人類長久都像這樣,到處留下一點食物,不讓鳥禽在豐收季節挨餓,因為我們深知共存共榮是維持幸福生活的秘訣。
我多次強調股市投資不能著眼在交易,但投資總免不了買賣。這時候,我都會盡可能用分享喜鵲飼料的精神,以共好的心態完成交易。我會這麼做並不是因為自己尚有餘裕,而是為了促進互利,使市場更健全,讓更多人可以分享利益。
像個農夫一樣投資的我,會於充分鑽研公司2、3年後開始投資。因此,買股的當下我都會先預設目標價,一旦達到就賣出。假如公司前景加倍看好,才保留持股。
決定是否繼續投資公司的關鍵永遠是公司的成長性,而不是股價的漲跌。偶爾股價在短期內過度成長且超越預期標準時,我會認定該股已涉及投機情緒而賣掉。
有時股價原地踏步並非壞事。此時我會持續不斷買入,同時繼續研究,以提高信心。如果想買股價變動不大、成交量也不高的公司個股,需要耗費許多時間,這種狀況下,買得稍微貴一點也無妨。
公司有難而股價下跌時,當作幫助公司,而不是搶便宜買進。想著反思拋售股票的投資人立場,買在稍微高一點的價格也沒有關係。
投資的公司按照預期成長,股價上漲時,我會在達到高點或肩部前就把股票賣掉。有時,這是為了將資金移轉,不過無論是哪種原因,我通常不會等到高點才賣,因為當我賣在高點,就代表有人以高價被套牢。
有人買下高價股票,進而產生損失,並非好事。那些覺得自己被某人傷害的人們將產生受害者情結,視股市為無情的賭場,離開市場不再回頭。
雖然我能從中獲利,但應該和他人共享,為他人設想。這樣一來,不但能活化整體市場,更能傳遞股市擁有希望,使更多人願為公司提供資金,產生理想的投資文化正向循環。
投資成功三要素:公司×交流×時間,重點是不操之過急、別想抄捷徑。
我做為股市農夫投資時,總結出十分明確的「不會失敗的股市投資3要點」:
一,必須具備所有權意識,把自己投資的公司當自己的。如此一來,遇上困難時便能果敢投資,也能在波動時保持冷靜,一心一意專注公司的潛力。
拜便捷的交易工具所賜,只要動動手指頭就能買賣股票。或許因為如此,投資人本身如果沒有一套明確標準,便很容易陷入跟風。此外,還很容易淪為傀儡,被隨心所欲控制股價的主力操縱。
我們就算只想買一支筆,也會先比較、查看價格、確認好不好用。購買家電或車子、房地產,也會利用線上和實體資料,親身體驗或試用;唯獨買股票,總是衝動和盲目,只憑零散消息就輕易按下買入鍵。但投資究竟由誰負責?當然是投資者本人。不該做出選擇後再來抱怨受騙、被陷害。
二,必須經常陪伴自己投資的公司,與之交流。雖說要長期投資,但買進後放著不管並非正確方式。過程中需要和公司溝通並多加檢視,以掌握整體經營狀況,防範風險。
交流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透過市場調查數據或業界資訊等,或從競爭公司獲知資訊。身為和公司同行的投資人,這是基本態度,也是調整投資時間的重點流程。
三,必須以閒置資金和時間投資。投資公司的成長週期最短需要2、3年,長則5年以上,這段期間資金將被綁住,聽起來可能有點負面,不過只有投入時間,才能取得報酬。
假如不是閒錢,虧損時恐懼感易被放大、心理壓力也會很大。儘管公司竭盡所能,要取得可觀成果仍須花點時間;已提升的公司價值要反映在股價上同樣耗時。
想要準備起步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勒緊褲帶,撥出錢來投資。不過,農夫就算再餓,也不會吃掉種子。一袋種子的確能溫飽幾餐,卻須放棄來年耕作後可得到的幾百袋果實。起步資金也一樣,只要好好節約,到處都能省下一筆錢。
各位不妨建立一個目標,期許自己這輩子成為某公司的大股東。儘管金額高昂,但如細心研究穩定成長和配息的公司,並於成長週期投資,將能享受到複利的魔法。
作者:朴永玉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年8月31日
朴永玉 簡介
有韓國巴菲特和股票農夫之譽的韓國代表性股票投資人。曾擔任現代投資研究所大信證券、國際投資諮詢基金經理。2001年成為全職投資者,以農心投資哲學為基礎,因10年以上年化投資報酬率超過50%而廣為人知。2006年成立Smart Income投資公司,從事諮詢和投資業務。
更多好書 請上商周.COM: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