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一個問題:無論企業家的資產規模多大,他們都不會滿足現狀,一直處於困惑、焦慮的狀態,總想拓展更大的市場。

他們早期有意或無意間的踩中時代的紅利,快速累積大量的財富,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慢慢的就會覺得市場不好了,錢不好賺了。

如果你問:

「你以前是怎麼賺到錢的?」
「你如何掙到第一桶金的?」
「你的階段性成功是什麼,是如何做到的?」

多數大老闆都會一陣懵,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也就是說,我們永遠只能賺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一小部分錢。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埋單。

現在很多人抱怨賺錢很難,其實不是現在賺不到錢,而是因為過去的錢太好賺了。所以你不回看過去,就發現不了那其實是時代的機遇,你就只會抱怨現在的時代不好,永遠找不出原因。

偶然的成功,能代表必然嗎?

不能。靠一個機會成功是很容易的,但持續成功是很難的。如果你不知道是哪些因素促使你成功,那你只是個糊里糊塗短暫擁有了財富的人,並不代表你是真正的成功。

只有不斷了解自己的過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人才能從優秀邁向卓越,才能從一個成功邁向另一個成功。

我認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是保全人員。為什麼這麼說?每到一個社區,門口的保全人員都會問你人生3大問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要去哪兒?

人人都在為「接下來該去哪兒」拚命,卻忘了更重要的是:我是怎麼來的,我過去做了什麼,導致了現在怎樣的結果。

成功為什麼不可複製了?

一個人如何解釋過去,就決定了一個人如何面對現在,如何展望未來。如果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也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失敗的。

我們看過很多做餐飲的,第一家店很成功,生意絡繹不絕,便開起了連鎖店,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等過段時間一看,全部失敗了,虧得一塌糊塗。

因為他們只看見了成功,沒有看到成功背後的本質。如果餐廳是中餐廳,中餐食譜喜歡「適量」,而西餐食譜精確到以「克」來計算,這之間的差距就是可量化的標準、可遵循的規律、可複製的成功。

一味追求表面的一致,忽略成功的關鍵因素,必然會失敗。

不可複製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能說是一時僥倖。一個企業家善於抓機會,可以賺到第一桶金,要持續賺錢,就需要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從偶然成功到持續成功。

小米雷軍:成功的規律造就無限可能

雷軍1991年大學畢業,1992年初加入金山,一做就是16年,從工程師做到了CEO。2007年,金山在他的帶領下成功上市。38歲時雷軍選擇退休,42歲時創辦小米。2018年,小米也成功上市,至今小米走過了12年,目前全球市場名列第三,在歐洲更是排名第二。

雷軍說:「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是在於你多強,而是你要順勢而為,於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這裡的「順勢而為」,不僅僅是趨勢,更是正確的成功歸因。

人一旦找到了成功的規律,就有了無限的可能。

回顧我的過去,18年裡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天天研究企業。不是在輔導企業,就是在輔導企業的路上,專注於幫企業家解決3大市場問題:商品市場怎麼做品牌,創業市場怎麼建管道,資本市場怎麼設計模式入口、平台和生態。

《商界評論》的〈封面人物〉專欄採訪時問我:「張老師,你是實戰派,還是理論派?」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理論派。雖然我是經濟學科班出身,閱讀了大量關於經濟學商業類的理論書籍,但理論比我好的人太多了。同時我是一個泡在企業裡的人,我曾有3年的時間,幾乎每年有200多天都在飛,有時候甚至3天能換3個城市,親身走訪了很多企業,面對企業經營和管理上的諸多挑戰。

但我不想只局限在所謂的實戰派裡。創業者們研究怎麼做事,我們作為商業研究者,所看所想必須高於眼下,要在紛繁的事件之上總結出一套方法論,有了思維模式才能解釋事件、指導實踐。

所以,我現在能夠被更多人看見和需要,就是取決於過往18年的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和提煉。所有的成功都並非偶然,這背後都是人對底層邏輯的洞察。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底層邏輯,就像我們學習,每個學科都有一套解釋世界的邏輯。宗教有解釋世界的宗教邏輯,科學有解釋世界的科學邏輯,哲學有解釋世界的哲學邏輯,生物學有解釋世界的生物學邏輯,經濟學有解釋世界的經濟學邏輯。

你的過去就是你的底層邏輯。你如何解釋你的過去,就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你現在遇到的問題,答案都藏在你的過去,在歷史中找到答案,才能避免將來重蹈覆轍,取得下一次的成功。

商業如人生,只有知道來時路,方能看清未來路。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認知破局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