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是我們推給電商A公司的一位候選人,F是資深人才,業務能力很強,一路面試都很順利,上週最後一輪和A公司HRD談Offer的最後細節時,HRD和F談到前公司的情況,F打開話匣子,說了很多對原公司的諸多不滿⋯⋯結果,A公司告訴我們:不再考慮發Offer了。

顧問告訴我,F以為和A公司談過多輪,已經很熟了,就釋放了自己的情緒,HRD顯然被F的負能量嚇住了,F和顧問交流時也很委屈,覺得自己是實話實說。原公司是個坑,難道還能說成是花?然後,又補了一句:原公司如果好,自己幹嘛還想走。

顧問後悔說,原以為F是資深人才了,就忽略了這方面的面試準備。但顧問也認為,如果F認為原企業的情況就是大坑,引導F說好話也很不真誠,問我怎麼辦,是不是F這樣有情緒的求職者,只能虛偽地說些假話?

我想起上週我們管理例會,部門經理提出說團隊有小獵頭或者尋訪員議論客戶,說這個客戶的單不好做,那個客戶有問題,簡直沒有好的⋯⋯引起其他經理共鳴。初級獵頭很容易有這樣的看法:所有客戶公司都是問題。

其實這是資歷比較淺的小獵頭或尋訪員,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客戶公司高層,只接觸求職者,就很容易受求職者意見影響,很多內部人通常會認為內部有巨大問題,讓人灰心,於是小獵頭經常會挑客戶。資深的部門經理都說,這種心態在為客戶找人時沒辦法說服人才加入,所以業績也不會好,以至於有些做了很短時間,半生不熟,就覺得獵頭簡直沒法做。

只要做獵頭時間長了,就知道沒有完美的企業,但你會發現,哪怕你再怎麼不喜歡某家企業,這家企業還是可能招到人。所以成熟的獵頭都知道,不要以自己的觀點看客戶,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求職者的觀點。有時,很多問題的客戶才是好客戶,很多企業能在爭議中不斷發展,越是多數人不想去,越是少數人的機會,等很多人都說好,大家都想去了,有時候機會也不多了。

成熟一些的經理也會明白,要嘛在大發展,要嘛在大調整,如果客戶企業沒有大量人員變動,客戶往往會認為不值得再做,不會是我們大客戶了,有些人的坑,偏就是其他人的花,這才需要獵頭做人才配置,也是能力不同的人施展的空間所在。 有時候,同樣的事,外部看和內部看,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看,都是不一樣的。所謂「遠香近臭」,確實有些人做的時候煩惱會放大。

對原公司有諸多不滿,怎麼辦?

對於那些對原工作有諸多不滿的候選人來說,我經常會問他們:你認為公司給你的工作找得到替補嗎?

90%以上的人會說找得到,只有10%不到的人說公司太壓榨、太XX,再也找不到替補了,他們應該會用更多的人,或者調整我這個崗位的職能。

但其實後來就會發現,這大多不是真的,也許你做得好,公司沒了你,業務走向不好,但這種情況少之又少。若老闆真的完全依賴你,還不讓你做合夥人,那就應該提醒他。

然後我會問第二個問題:如果現在你要進這家公司,你就是那位替補的人員,你會對他有什麼忠告?

幾乎所有人都會愣一下,大概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想一下,只有40%的人說,不要來,公司太爛,leader很差,這個不行,那個不好⋯⋯再次陳述他們走的原因:這就是個大坑。

但如果我說,你別無選擇,現在就只有這個機會,你只能進這家公司。這時,每個人都會說出很多建議:應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怎麼在一開始就避雷。中間交流大多會有些不連貫,但思考過後,神奇的是,只要假設自己不知道有那麼多負面情況,大多會說出一些有正面價值的話。

我一般還會再問第三個問題:你在原來職位上的收穫是什麼,做這份工作後你有沒有提升,幫助你去找一份新工作?

絕大多數人都會說有,慢慢思考,都能說出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我幾乎從來沒有聽過一個人仔細思考過後,說在原來的工作中什麼都沒得到。起碼,原來的那份工作發了工資。如果真的一份工作讓你感覺一點收穫都沒有,那你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並沒有得到任何成長,怎麼就能保證你下一份工作的境遇會比現在的好?

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事業追求,為了自己下一階段的發展,尋找更契合的平台當然是應該的,在你的發展和平台發展不均衡的時候,長久合作必然會不舒服,如果調整後覺得確實無法實現雙方的目標,友好分手對雙方都有利。企業找一位更適合人才,你也找到更適合的工作。

但是很多人跳槽,並不見得是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而是現有工作的不如意所迫,很多是心態所致,而心態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很多跳槽的決定並不理性。如果不會更全面看待問題,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1.每個求職者都該獨立判斷

逆向選擇是一種極難得的能力。自己的生涯是需要獨立規劃的,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不同,職業目標不同,職業規劃也要相匹配。在職場上,我們最容易受環境的影響。比如一個部門有了問題,一個員工離職會影響其他人,甚至部門主管自己走帶走整個團隊,走得精光。實際上,仔細分析,很多人離職是出於從眾,其他人走了,自己也慌了,立刻就看不到什麼希望了。

很多上班族會覺得,和大家一樣會有安全感,容易受他人影響。其實有時候,他人離開反而是自己的機會。我的獵頭生涯中就遇到過多次這種情況:有些人職業發展得不錯,是因為曾經的主管和同事都走了,而資源正好就集中在他身上,公司基本面又正了,等慢慢度過了難關,平凡的人反而成為佔據有利位置的人;原先沒人想去燒的冷灶或拓荒新市場,此時要求正好不高,這其實就是個機會,佔據了先發優勢,後其他人就難以取代。

經常有人會說,那些堅守多年歷史荒蕪,後來證明是對的人,是運氣好;實際上,能不隨著大流,獨立判斷、還有行動,本來就是一種能力。

2.現在的工作是為未來做準備

我們總喜歡憑過去的訊息分析未來,當下的情緒會影響我們判斷未來的行動,其實過去已經不能改變,我們的工作更應該多考慮為未來做準備。有些工作確實對某些人來說就是大坑,但如果沒有思考,沒有收穫,很有可能從一個大坑,跳到另一個大坑。

如果以從這份工作中獲得越多越好,為下一份工作做準備的心態,在每份工作上未必都做得開心,但如果想到這是為未來發展做積累,行動自然會不同。遇到問題時,以準備自己履歷的姿態做工作,時常考慮當你現在這段經歷會寫在履歷上,交給下一個雇主,你會怎麼做?

3.找到正面標竿

任何工作,都不僅是為了當下,所以在任何狀態下都要有找發展通道的意識。

現在的公司,有哪些人發展特別好?他們的經歷,你研究過嗎?公司有做得很好的人,那些人都是傻瓜嗎?那些你想去的公司或做的工作,你研究過他們的需求嗎?

困在當下和抱怨當下的人,往往都是因為目標感不夠,看不到出路,自身能力又侷限。當一個人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在現在的職位不能發揮自己的實力或有這樣那樣問題後,會自然影響到自己的行為,又會影響到後續的想法。其實有很多公司的問題,很可能是自己看不明白,因為自己處於一個很小的角落,無法看到公司其它部分,更不要說是整體狀況。

清零心態,不僅是要忘記自己過去的成績,謙虛面對新機會,也包括忘記自己過去的煩惱,勇於直面新挑戰。我們要做的無非是在任何情況下,不忘偏離自己的方向,把當下的工作,當成是下一個目標的準備。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價值,也不應該存在;每一個職位都該有價值,否則就不應該存在。職場人都應該創造價值,否則就不適合這個崗位。當我們更多地思考這個崗位的價值需要怎樣實現,未來還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時,合作才能長久。

對於大坑,我們確實要遠離,但對於一再糾結於自己在坑中,或抱怨自己曾經走過的坑,是不會把未來變成花的,只有從過去的經歷中成長,未來才能避免再次踏入類似的坑,甚至把他人的坑,變成自己的花。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如果工作就是個坑,難道我還要說成朵花?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