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新書《思維的良率》出版,上了幾個廣播節目。主持人都問了同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行為要改變,但是最難的就是改變思維,已經僵化的思維要怎麼改呢?

改變思維這件事,應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有沒有察覺,自己的思維僵化,第二個部分是,當你察覺自己的思維僵化了,那就要去思考,如何去改變僵化的思維。

以下,我想先分享兩個小故事,都發生在我讀研究所的時候:

人生第一次坐飛機,借錢坐「商務艙」?

準備升研究所二年級的暑假,我的指導教授接了一個企業的輔導案,這家公司在深圳,老師希望我跟另外一個同學,可以一起去負責這個案子。當時,我跟我同學聽到要出國,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那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飛機。而因為這個案子只補助老師的機票費用,學生的飛機票要由我們自己負責。

那時候學生其實沒什麼錢,也不敢跟父母拿太多錢,所以我內心已經打定主意要坐經濟艙。經濟艙比較便宜,商務艙真的太貴了,當時想都不敢想。沒想到,老師卻對我們說:希望我們可以坐商務艙。老師說,人生很多東西的前提,都是要有夢想。他希望我們去體驗一下,就算現在沒有能力,但至少坐過了一次商務艙,有了這次珍貴的體驗,我們會知道搭乘商務艙是什麼感受。

你們猜,我跟我同學最後是坐經濟艙還是商務艙呢?最後,我跟同學借了一些錢,人生第一次坐飛機,坐商務艙。

工作20年也買不起的豪宅,要列為「人生目標」?

另一個故事,當時老師常常要去台北幫企業上課。我們運氣很好,只要沒課,老師時間也許可,我們就可以跟著一起去當老師的小助教,在一旁見習。有一次的課程只有上午3小時,課後我跟老師一起吃飯,也順便跟老師聊碩士論文的進度。聊到一半,老師突然轉移話題,看向窗外的豪宅大樓。

然後,老師跟我說:「建文,等你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你要有一個人生的夢想,就是可以住對面這種豪宅的大樓。你不一定要買,但你也不要認為自己買不起。至少可以把買豪宅,設定為一個奮鬥的目標。」

我跟老師說:「那太貴了啦!真的買不起,就算累積20年薪水,我也買不起台北那麼貴的房子。」

但老師說:「你先設定,你就是要買這樣的房子,你要計劃:要花幾年時間努力工作才能買到。不要打從一開始,都還沒有奮鬥,就用過去的思維,認定自己沒有機會。這樣你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很侷限,目標的設定都不夠遠大。」

這兩個故事,在我進入職場後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它們改變了我僵化的思維。老師親自帶我去體驗,要我不侷限,要我勇敢去做夢,然後大步去實現。

改變僵化的思維,3個方法

改變僵化的思維,一點都不容易。不過,如果掌握一些方法,確實有機會做出改變。思維改變了,行為就會改變;行為改變了,人生就可以創造無限的價值與可能性。

1.設定標竿,找到機會就去體驗

如同剛才提到的兩個小故事,一個是體驗商務艙,另外一個是在台北買豪宅。光是設定這兩個目標,其實已經改變了我的一些思維。

回到工作上,你也可以設定以人為對象的目標,例如:你很喜歡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一些想法,那麼你就可以,從任何報章雜誌去了解這位企業家,你可以閱讀與他相關的文章或演講,若他有公開活動,就想辦法參加。從這些經驗中,擷取出你可以參照的部分,朝著標竿學習,一步一步做出改變跟實踐。

2.改變環境,接觸不同的人事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身旁好友因為磁場相近,大家的想法其實有點像。大家湊在一起的時候,提出來的意見想法,可能也差不多。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其實是有難度的。這時,你就必須要跳脫環境,去接觸不同的人事物。

你可以設定每個月讀一本書,每個月聽一場演講,一段時間就去認識新朋友,甚至就在你們家附近的咖啡店,你可以邊喝咖啡,邊跟老闆聊聊。讓生活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人事物,這樣才有可能接收到一些新想法,從而改變個人思維。

3.生活小習慣

在這個雜訊爆量的時代,我們生活充斥大量資訊,其中其實有非常多好點子、好想法,只是我們沒有特意去接觸,或至少沒有養成習慣。

舉例來說,與其滑臉書上同質性很高的貼文,你可以去讀一下《經濟日報》或《工商時報》,去看一下產業有哪些變化,讀一些成功者故事,你也可以翻一翻《商業周刊》,看看當週重要的商業新聞、企業家專訪。這些內容,其實都有機會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多變、不確定的時代裡,想要不被淘汰,我們一定要不斷地調整自己。越有危機意識的人,越有機會改變思維。本文所提到的三個方法,提供給大家。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