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莊智淵的比賽。有媒體和網友形容,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一個人的武林,武林裡面,住著很多台灣人的影子。

的確,從他的武林,我也看到了我自己。並且想起了一段往事。

當我還在廣告代理商當小AE的時候,我的好友同事是個天才提案家。任何殘餘的碎肉,都能被她炒作成滿漢全席。再難搞的外商客戶也會拜倒在她的生花妙筆之下,更何況她還口若懸河。

她在行的,剛好是我最蠢笨的。因此只能拚命把專案細節做得一絲不苟。我們肩併著肩無話不談,但當我們向主管各自呈報提案時,功力高下、立判雲泥。

這曾讓我十分難堪。雖然老闆不曾因此冷待我、羞辱我,我們都接受一樣嚴格的訓練。只是,她的提案簡報,一張都不必改,有時老闆還會流露出享受的神情。

但輪到我,老闆聽完會說,「你要不要再想一想?」

我窘迫到想哭,明天一早就要提報了,怎麼可能來得及再想一想?

到底哪裡出錯了呢?無數個需要回去再想一想的夜晚,我天真的拿著同事所有版本的提案,想要依樣畫葫蘆,卻落得東施效顰的下場。

我遲緩的腦袋瓜,一廂情願的認為,簡報敘述也能有樣學樣,只要照著模板,我也能做得和她一樣好。

後來,當然證明我大錯特錯,客戶的反應是很真實的,他們不是說我的東西沒有靈魂,就是說感受不到深度,也遇過簡報放不到3張就打斷我的,向我大喝:「喂!我沒時間陪你繞圈子。」

就這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既無法從提案的恐懼和焦慮中解脫,也提不起勁來重新探索自己是不是該找其他工作。就這麼渾渾噩噩,但外表仍競競業業的耗著。

有一天,團隊要去提一個中大型的年約。客戶是賣餅乾的。雖然不是走花俏路線,但這款餅乾很耐吃,簡單樸實的口味,存在於我童年的一段時光中,裡面有我和外公外婆相處的回憶。

提案時,電腦不幸出問題,客戶明顯不耐煩,擺出「你們到底要浪費多少時間?」的臉色,趁著同事重啟電腦時,我不得不找些話題來緩頰,於是說起我和這款餅乾相遇的機緣,它曾經帶給我許多難以言喻的快樂,我還認識一些非這款餅乾不買的同好,他們各自不能割捨品牌的原因是什麼。

說著說著,客戶的表情和緩下來,和我交換口味的意見。然後,電腦復活了,原本擔綱第一棒陳述策略概念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主管,但她對我使了眼色,鼓勵我繼續講下去。

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衝破了內心的枷鎖,我順著剛剛分享的故事,慢慢把簡報中列出的調查結果解釋得更白話。在陳述創意概念的時候,也不再照本宣科了,我提出了一些建議,以身為品牌數十年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哪種訴求更能打動我。

那天以後,我彷彿開了竅。雖然最終沒有拿到餅乾客戶的年約,然而這次經驗,就像那款我吃到現在依然是首選的餅乾一樣,在往後數十年的公關生涯中,一直支持、滋養著我。

我不再向好友索取模板,因為我終於明白,我欠缺的是什麼。

十幾年過去了,好友轉戰中國,混得風生水起。有時,我被同事稱讚說,我真的很會提案,我總是在心裡惦記著她。如果她在,大家就會知道真正的提案大神是誰。

我也不禁莞爾,過去年輕犯下的心理謬誤,竟然原封不動的發生在我學習人類圖,開始要繳交許多個人作業的關頭。我總是向比學長學姊詢問,「可不可以參考一下你的模板?」

有什麼好參考的?

沒有所謂完美的、正確的板模。只要是能夠說之成理、自成一局的,就是好模板。我欠缺的,不只有自信,還有觀點。這正是我二十多年的職涯,以及在學習人類圖分析時,一再向我揭示的真理。

我現在已經有自己的職涯觀點了,我能夠判斷,給出意見,選擇當下對我們相對利多的路線。

寫作業,有太多類似當年提案的血淚過程,觀點很渾沌,經不起他人的反問,便開始搖擺懷疑起來。於是頭腦就想著,不如找模板來參考好了。

謝謝莊智淵以他奮戰的身姿,重新提醒了我這件事情,觀點的型塑過程,是很個人的,也很漫長。跟打桌球一樣,為了眼前這一刻,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重要的是,他對於桌球的執念,塑造了姿態,也給我們一個反思成功的觀點,如果勝負與成功不是定義一個人的標準,什麼才是?

我時常埋怨,自己做牛做馬,全是為了他人打江山。然而,甘於一個人的武林,究竟會需要多少勇氣與覺察呢?我不知道,但我現在願意認真試一試,在職涯之外,重新練習當一個有觀點的人。如同當年的那個小AE,不在乎需要多少時間,只管前行,不計較成果是否豐碩。

*本文獲「職場裡的人類圖」授權轉載,原文:《職場領悟-5 : 一個人的武林》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