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流行下,不只美國,甚至中國與歐盟在內,世界所有重要角色的弱點全都暴露無遺。但這也不算驚奇,瘟疫對大國多半只有壞事,如果邊境弛怠就更是如此。

城邦和小型民族國家就比較容易限制疾病擴散。不過像台灣、韓國、新加坡、紐西蘭和(一開始的)以色列這些能有效應付疫情的小國家,卻永遠只能算是現代城邦。所以問題依舊:碰到危機時,哪種帝國才能得益於「小才是美」呢?

在防堵瘟疫上,相較於美國效能漸減的民主制度,中國日益綿密的國家監控似乎真的比較優秀。

但另一方面,只要看看香港的命運,就會明白跟中華人民監視帝國靠攏的後果。此外,比起美國本就需要權力分散的體制,中國這種一黨專政國家面對疫情引起的離心力時,理論上應會遭受更深層的威脅。

就像季辛吉的觀察:「沒有任何國家可完全靠一己之力克服病毒,疫情造成了一種時空錯置,在經濟繁榮仰賴全球貿易和人口移動的時代,城牆又重新蓋了起來。」畢竟無論台灣還是韓國,都不可能一邊隔絕世界一邊維持繁榮。

金融、科技領域美國仍占優

「終究須靠全球性的合作與計畫,美國應當有更大的作為,才能維護自由世界秩序的原則。」不過在多數國際關係學者眼中,政府名譽早在疫情前就已經掉到谷底。

但如果先就戰略目標來評論川普政府作為,那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局勢。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上,政府已(或有機會)在4個領域達成一定成果。

第一個領域是金融。多年來,中國從未認真考慮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由於中國有錢人對海外資產的需求備受壓抑。最近,北京正大量放貸給開發中國家,試圖提升自己的金融影響力,其中有不少(但不是全部)都是藉由一帶一路來進行。

2013年以來,中國金融機構宣布出借給一帶一路計畫的總金額共有4610億美元,這讓中國成為新興市場最大的單一債權人。這些不透明、沒有公開合約條款的借貸曾引起某些西方學者質疑。

為美金在國際支付體系中地位哭喪是一回事,想宰了它又是另一回事。2020年的人民幣連自由兌換都還嫌太早。

2020年中,我們頂多只能說美國採納這種金融新科技的腳步還追不上亞洲、歐洲或拉丁美洲。但光從東京和首爾就有這麼多人深深懷疑北京的金融野心,很難想像「東亞數位貨幣」這個計畫,可以得到日圓、韓元和港幣的支撐力量,成為美元以外的主要貨幣。

第二個有望(雖不大確定能否)重申霸權的領域,則是疫苗開發競賽。根據《自然》期刊在4月份發布的調查:「大部分確認進入研發的候選疫苗都位在北美,一共有36項(46%),相較中國與包含澳洲在內的亞洲地區,以及歐洲則是各有14項(各占18%)。」中國競爭者當然有機會克服萬難。但目前看來,中國和俄國疫苗都是用1950年代的方式在研發和測試,隨附的風險也如出一轍。

第三個領域是2020年開打的「科技戰」。川普政府要求盟國不得使用華為5G硬體的壓力,已開始生效,讓美國得以在此追過中國。英國首相強生對華為的看法,也在保守黨議員尼爾.歐布萊恩及另外38名倒戈的同黨後座議員努力之下變卦,搞得《中國日報》(China Daily)編輯群暴跳如雷。

更重要的是,美國商務部在5月15日發布了一系列禁令,又在8月17日改得更嚴格,導致華為無法從任何地方取得內含美國技術或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半導體,其中包括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所生產的晶片。

最後,美國在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目前看來氣勢也不錯,但川普決定限制發放H-1B簽證給程式工程師及其他專業勞工,將威脅乃至於損害這地位。有份2020年的研究顯示,雖然「中國是頂級人工智慧研究者主要來源,但這些研究者多數會離開中國,到美國工作、生活。」

牛津大學一份有關科技戰的調查總結:「一個會審查網路又用信用制度鼓勵溫順從眾的黨國體系,實在不易培養創意。」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閻學通認為,二次冷戰只會有科技競爭,而不會有一次冷戰那種危險昂貴的戰爭。

川普政府很難稱得上是「自由世界秩序原則的守護者」,他們也沒把這當成人生意義。不過平心而論,這個政府在完成他們的目標,也就是和中國的戰略競爭,著實採取了一些很有效的步數。只是這套戰略也有一個潛在缺陷。

首先,俄國已磨亮資訊和網絡戰爭的劍陣,如今中國也學會了這門足以撕裂美國政治和經濟體系的功夫。接著,如果南中國海或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美國可能陷於劣勢,因為面對中國的各種新武器,美國的航艦戰鬥群非常脆弱。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缺乏具體的行動支持。2020年,中國對香港實施新版國家安全法,摧毀這片土地的自治權,更無疑違背《中英聯合聲明》裡「一國兩制」的條文。

單單是把中國的各種機關單位列到美國商務部的貿易黑名單上,完全無法遏止北京此等逆行。國務卿蓬佩奧在2020年就豁出去對台灣展現友好,向蔡英文總統道賀連任。

美中台間的地緣政治危機

連老共和黨人都表示:「想釀成大災難,就等中國對台灣下手再來決定要不要介入吧。」只是如果北京決定對台灣發動兩棲突擊作戰,美國的反擊又能有多強悍呢?

中國的民族主義寫手就公開鼓吹武力犯台,來解決華為拿不到台積電晶片的問題。有篇討論這主題的長文高喊:「兩岸統一,把台積電拿過來!」

一統台灣始終是習近平的春秋大夢,也只有這樣他才能萬世千秋。或許趁著美國剛從衰退中復甦及國內嚴重分歧下,是最適合強行統一的時機?

儘管五角大廈一直懷疑中共有沒有本事入侵台灣,但解放軍的兩棲作戰能力正快速增強。哈佛大學教授就警告政府「扼殺華為」的企圖,可能導致和對日制裁相似的後果。該次制裁升級為石油禁運,再加上其他經濟壓力,導致日本帝國政府決定偷襲珍珠港。

萬一是美國突然失去台積電,劇本就要反過來了。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基地需要好幾年才能完工,而且產量仍無法取代台灣。

現任和未來美國總統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美國需要足夠的盟友,更不用說中立國的支持。如果沒有,屆時可能就是場贏不了的戰爭。

小檔案_書名:末日

作者:尼爾.弗格森
出版社:廣場
出版日期:2021年9月2日

尼爾.弗格森 簡介
《時代》雜誌百大人物,跨足歷史、財經、外交領域的重要學者。曾任哈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同時也是彭博專欄作家。出版超過16部作品:《帝國》、《貨幣崛起》、《巨人》等。2021年專欄以「得台灣者得天下」的結論廣為國內外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