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你明明想拉近關係,很認真地拋出話題來;結果,關係不只沒有變得更親近,反而讓雙方瞬間陷入冰點之境。適得其反的結果,我們得問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不就只是簡單問了一個問題而已嗎?真的有那麼難嗎?

作者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史都華.基里 (Stuart M. Keeley)提醒我們:掌握思考邏輯的提問,才有機會讓對方「願意」回答你想要的答案。讓我們仔細回憶過往與人溝通的經驗:當別人問我們「為什麼」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找理由、劃清界線去卸責;但對方問我們「如何」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找方法,讓事情有機會解決。沒錯,現在你好像看懂了,只是一個簡單的提問「關鍵」詞,就會影響他人的應答態度。前者有指責的意味,後者有請教的謙卑,所以,你引導了他回答的思考框架。因此,問個好問題,不只能幫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進行共同信念的召喚,產生「做對」事情的行動力。

提升「批判思考力」是問對問題的第一步!

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時,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的確,一言堂的討論常常讓決策陷入集體錯覺而陷入思考的偏頗。因而,兩位作者教會我們訓練「批判思考力」:透過提問釐清對方話術的真偽虛實,讓你避開思考盲區,以免落入他人推論的謬誤,做出正確理性的判斷。那麼如何提高思考的品質?每個人都需要培養基礎的思辨力,思考能力來自於建立跨越時空、文化族群的思維標準,唯有「問對問題」才能建立理性思考的形象,同時讓真理越辨越明,彼此理解的真相才能趨向真實。

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及的思辨骨架,讓我們可以系統化、全面性的展開思考與提問。例如,你必須理解反對方的觀點,以及論述理由和援引的證據。當你掌握更多他者的思考訊息,就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誘之以利,進行有效地互動,讓對方進入同頻思考的區域,你們就容易走出溝通的迷霧,找到持續對話的契機,形成最後的共識。

作者善於運用課堂授課的實戰優勢,精準地設計十大提問的思考框架,透過思辨練習和示範回答等書寫脈絡,拉高讀者的思辨力,優化我們的提問力,從提問技巧到表達態度等扎實的理論基石,進行提問、思考等實務的拆解。最後,在自我練習的系統下,懂得識破思考謬誤,讓管理式推論發揮最大的溝通效能。

「問對、做對」其實可以很簡單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說過:「用製造問題的腦筋去解決問題是行不通的。」本書讓我們的思考跳脫問題本身,以系統性思維引導讀者去看清問題的本質。AI時代下對自己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思辨力,當你擁有獨立思辨力,就能安靜傾聽進行判讀,也能主動提問達到決策性的結論。如何根據提問,讓自己篩出如黃金般真實有價的談資,再憑藉正確的資訊進行思考分析和綜整評估,我們就容易掌握關鍵訊息,做出明智的決定和溝通。原來,只要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就可以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核心,發揮反其道而行的思考價值,讓「問對、做對」變成我們簡單的日常。

《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暢銷經典版】美國大學邏輯思考聖經》☛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暢銷經典版】美國大學邏輯思考聖經》

作者:尼爾.布朗, 史都華.基里
譯者:羅耀宗, 蔡宏明, 黃賓星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12/21

作者簡介

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

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經濟學博士、托雷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法學博士。

博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傑出經濟學家,並於此創辦「榮譽學人學習社團」(Honors Scholars: An Honors Learning Community),致力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倫理思辨能力,已教授批判思考長達53年,獲得多次教學獎項。學術研究論文上百篇;包含共同著作,已出版64本書籍,其中最聲名遠播的就是本書,已改版12次,更翻譯為10種語言。

他為政府單位、企業和大學老師進行多項批判性思考的訓練和顧問活動,包含:F2顧問公司、美國國家安全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美國商學院聯盟、IBM亞太公司、樂高公司、豐田太平洋(Toyota Pacific)、美國社會安全局等。曾在全球四大洲舉行過國際批判思考會議。

史都華‧基里(Stuart M. Keeley )

在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取得博士學位,於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30年教學生涯始終活躍並樂在其中。基里教授在大學部與研究所,專授變態心理學與臨床衡鑑,同時在大一開設批判思考課多年。2000年獲聘博林格林「心理系特聘教授」且著作甚豐。他發表的數10篇心理學與高等教育相關論文,在教育學、社區精神健康訓練、決策等領域居領導地位。退休後仍熱中傾聽與閱讀,亦是才華洋溢的作家。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