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被喻為「世界超市」的義烏國際商貿城,這裡曾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如今年租金動輒人民幣上百萬的黃金店面,已有不少拉下鐵門。

去年疫情蔓延全球,義烏自境外採購人流阻斷,面臨外銷滅頂危機。但想不到,這個逾9成經濟得靠出口的小城,去年出口額竟還能創新高,突破人民幣3千億大關,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找了當地代表性企業一探究竟。

全球最大飲用吸管生產商─雙童,因一紙禁塑令,逆轉它的命運。原本,雙童出口占收入比重達6成,其中環保吸管就占超過一半。然而,去年疫情下,海外訂單大量取消,意外開啟它外銷轉內貿之路。雙童創辦人樓仲平開始改造生產環保吸管的新廠房,隨著內需回暖,雙童產值再創高。現在中國主流的咖啡飲料店如瑞幸、星巴克、蜜雪冰城等都是它的客戶。

而兩公里外的江北下朱貨運市場,疫後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帶貨基地。原來,過往習慣大批發、做外貿的商戶,被疫情逼著透過直播開拓國內市場。根據統計,去年義烏市網紅直播帶貨超過18萬場,相當於每天有近500場直播在這裡發生。

強勁的內需市場,成了義烏外銷逆風時的安全墊,但快速應變能力,才是此地商人得以求生的關鍵。

面對美中經濟戰略下的分流、大環境氛圍的轉變,他們該積極轉向本國市場,加入政府高舉的「國內大循環」軌道?我們訪問當地商家,得到的答案都是:外貿之路不可能斷。

如今,這個曾讓國際貿易、全球供應鏈分工受惠的中國經濟模式,在內外因素夾壓下已來到轉捩點⋯。在美中最新一輪戰略對抗下,它又將有何變貌?

第一個面貌,是中國將成為脫碳大國。

習近平宣示2060年中國將實現碳中和。「為達成脫碳目標,中國須每年投入人民幣3兆2千億至4兆8千億元(相當於去年中國GDP的3%至5%)。」如此巨大投資,自然帶來商機。

除了新能源車外,還有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螞蟻森林」計畫,只要用戶進行走路等減碳行為就可累積積分,達門檻後,支付寶會提供公益資金,在荒漠為用戶種下一棵樹。

這意味著碳交易將成為中央政策。短期內無法脫離石化燃料的企業,就須向阿里這類種樹的企業付費。

第二個面貌,是中國將成為央行數位貨幣(CBDC)領導者。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個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主要經濟體。其推出的數位人民幣,在深圳、蘇州等4地試行,預計還將在明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使用。目前人民幣跨境結算用的是中國CIPS系統,其參加的經濟體、機構仍遠低美元國際結算的SWIFT系統。短期內它雖無法取代美元,但將來可能會比歐元更威脅美元的獨大地位。

第三個面貌,是中國將成世界最大市場。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估算,到2034年,中國消費者支出在全球占比將超越美國,意味著「世界市場」頭銜,將從美國變成中國。

根據統計,去年全球精品業收入全面下滑,中國精品銷售額逆勢成長45%,北美市場則是下滑27%;去年8月《財星》公布全球前500大企業,上榜的中國企業(含香港)達124家,首次超越美國企業(121家)。

3個未來面貌,代表中國經濟有減碳推動的「內循環」,有打通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也有全球企業無法忽視的消費力。但盛世下仍有不少危機:

一、提早降低製造業,恐陷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製造業占GDP比率不斷下降,從2016年逾32%,到疫前的2019年已降到27%出頭。中國社科院學者蔡昉認為,國際一般是達到高收入後,製造業比重才開始下降,但中國卻是離高收入尚遠,就開始「去製造業化」。

經濟學名詞「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收入一開始起飛,但到一定水準後就開始停滯。中國卸下「世界工廠」身分後,是否會跌入這個陷阱,也掀起爭論。

二、人口低成長又迎退休潮,未富先老。

「過去十年中國人口數量幾乎零成長,這個充滿幹勁的崛起者,卻因為人口變化成為『紙龍』(編按:紙做的龍,意指外強中乾)。」《大西洋月刊》評論。

人口問題已成中國最大隱憂。去年中國新生兒只有1200萬,創下官方出生數據近60年來最低點。「生不如死、老不如少」的最大問題,是中國將迎來一大批退休潮,但負責養的人卻越來越少。這對中國崛起是一個阻力。

三、強硬反制裁,逾4成企業喊撤出香港。

今年歐盟議會壓倒性通過凍結《歐中投資協議》,這源於歐盟因新疆問題制裁中國官員,引起中國「反制裁」。該協議原本是中國為突破美國包圍、拉攏歐盟的成果,如今因為「戰狼外交」,讓這個歷時7年談判的成果付諸東流。

戰狼外交的核心精神是「中國站起來了!」不用在乎他人看法,從香港《國安法》事件,乃至近來中國對澳洲祭出貿易制裁,都是如此。

不過凡事都有代價。據調查今年已有42%表示正計畫撤離香港。這對中國長遠發展,並非好事。

歐美圍堵、戰狼外交,對全球最大影響,就是美、中兩大經濟體將從「互補」走向「替代」。這也是一種「內捲化」,就如輪子已發明出來,卻不用現成的,硬要發明自己的新輪子,過去「美國研發,中國製造,全球享受」模式,將很難再現。這也意味企業須選邊站:要「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

歐美圍堵中國,其實也印證了它的崛起。中共這個百年老店,能讓「紙龍」越來越扎實,延續下一個百年盛世嗎?(當中共百年黨慶碰上 G7 圍攻,百年盛世還能繼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三個機會?中國經濟走自己的路,會帶來更大危機?後疫情時代,美中台新局怎麼走? 台商進軍前,該觀察的「兩種風」⋯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755期《商業周刊》)

重返義烏小城:中國連結世界的起點
減碳大國、下個世界市場 卻正流失製造力
中國經濟走自己的路 站上3大歷史轉捩點
他讓美國熱議「紙龍」現象:中國將出現失落十年
永續、碳排成新關鍵字 該把中國當正常市場看了
習近平強勢喊「自信」 年輕人卻只想「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