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一直以為,年輕同仁進入公司,就會準備好自己、調整至最佳狀態。「只要給予訓練,就能順利開始工作」,這樣過時的觀念請千萬拿掉。

為什麼傳統的報到安排已經落伍?

過去老一輩的同仁報到,就會「認份的」接受公司一切安排,學習公司交付的任務和所有課程。而公司的主管和人事單位,也會密切觀察報到和訓練過程:

1.同仁的表現是否符合公司預期?
2.能否達到標準盡快分發上線?

甚至為了達到上述標準,還會加上考試以及檢測機制,不斷的實作和測試,確認同仁能夠符合公司需求。

別以為上述傳統的做法目前還適用,過去這樣做有個前提,那就是「新進同仁已經認定公司,決定全力以赴」。現在的狀況早已不是如此,因為當公司在觀察新進同仁時⋯⋯新人也在觀察公司。

剛進公司的新世代,最常思考的8件事

現在新世代的同仁報到後,就開始認真「觀察檢視」公司安排的一切,隨時都在內心打分數,他們思考的是下面8件事情:

1.公司的制度會不會太嚴格?
2.上班的規定有沒有符合勞基法?
3.訓練課程安排的內容會不會太無聊?
4.老闆宣布的公司文化是不是我喜歡的?
5.為什麼主管看起來都有點機車?
6.這樣的公司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7.上班的交通和附近的環境會不會太遠?
8.聽說下了班不能立刻走,能不能報加班費?

年輕人離職常說:我覺得這個工作跟我想的不一樣

想像一個畫面,當這些年輕人進公司訓練時,公司很傳統的安排過去10年來沒有變化的訓練課程,並且期待新人趕快學以致用。

底下這群年輕人,卻是帶著旁觀者的心情、疑惑的想法,陷入天人交戰,究竟要不要留下來?當這些疑惑都還沒有被解決的時候,每天聽到的只是「你們要趕快努力」、「今天學得懂不懂」、「趕快學會這些,才能有好表現」⋯⋯

沒有人問他們要什麼?卻不斷灌輸他們「公司覺得你應該盡快變成這樣」。

看到這邊的主管應該很清楚,您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從年輕人報到就幫助他們收心的2大方法

1.主管要有「先滿足同仁,再滿足公司」的觀念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發現,新世代進入公司,追求的是「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所以公司帶新人的手法務必改變。

過去老一輩的習慣是:別問公司能給我什麼,要問我能為公司做什麼?
現在新一代的想法是:別問我能為公司做什麼?先問公司能給我什麼?

從公司高層開始,務必調整觀念,在新人對公司建立信任感之前,先協助新人解決疑惑,讓他們認同公司,在得到他們的心之後,才能交付他們任務。

2.把同仁視為公司的最重要客戶

面對公司最重要的客戶,公司通常會有下列3個動作:

A.設法投其所好,吸引客戶願意和公司往來

從接觸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營造客戶對我們的好感。甚至研究對方高層的喜好,製造各種拜訪機會,企圖拉近距離。同樣的道理,從公司接觸新同仁的那一刻開始,能不能「先營造好感」,甚至了解同仁的喜好,「先拉近距離,再交付工作」。

B.隨時滿足,擔心客戶移情別戀

為了維持客戶的忠誠度,公司必須要常常噓寒問暖,關懷客戶,目的是擔心客戶變心。

同樣的道理,公司同仁的忠誠度也正在下降。更正確的說,同仁不是沒有忠誠度,只是更忠於自己。公司對於新進同仁,同樣必須該噓寒問暖及關懷,才能贏得同仁的心。

C.對於大客戶抱怨,第一時間解決

企業面對大客戶的抱怨,通常都會在第一時間處理,避免因為客戶的不愉快,導致客戶移情別戀,造成公司的損失。同樣的道理,企業對於同仁的抱怨,千萬不能再有「以前的人都沒有這麼多意見,為什麼你們現在意見這麼多?」的傳統觀念。

別忘了,以前的人抱怨完會繼續工作,現在的人抱怨過後如果問題沒有被改善,就會義無反顧的離開。公司花在找大客戶的成本很高,現在找尋新員工的成本更高。

從新人進公司開始,協助穩定心情的3大方法

所以根據上面類推適用,公司的主管不妨這麼做:

1.設法投其所好,吸引新人願意投入公司。
2.隨時滿足,避免同仁移情別戀。
3.面對新人抱怨,要第一時間解決。

請相信,面對新世代在職場上出現的狀況,永遠沒有最好的解法,只有不斷的修正。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