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Amy和團隊成員熱烈討論著⋯⋯Kelly突然推門進來, 一臉詫異:「你們有借這個會議室嗎?我好像有請助理登記使用喔!」

面對Kelly突然打斷會議,Amy一臉茫然:「不會吧,您助理可能弄錯了,這個會議室我有上系統登記使用,應該不會錯。」

眼見Kelly臉色一沉,當場拿出手機撥給助理,目光一邊環視著會議室裡所有人,似乎在說:這些年輕人,不知道我是誰嗎?但電話另一端的助理很快給出了答覆,原來是弄錯了時間,他的會議是訂在隔天同一時段。掛上電話,Kelly轉向Amy:「你們的會議很重要嗎?能不能暫時中斷?或是利用外面的開放會客區討論呢?」

他沒想到Amy竟然回他:「這會議室是我們依照公司規範預定的,為什麼我們要讓出來?既然是您的助理訂錯時間,為什麼不是您去外面會客區?」這一陣理所當然的質疑,弄得Kelly有點尷尬,他沒料到,這群年輕工程師竟然會對他這樣一位高階主管提出質疑,只好悻悻然離開。

誰想,Amy一開完會,就接到老闆Kevin的電話:「你究竟跟Kelly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他打電話給副總抱怨我們部門,說我們管理及用人有問題?」

Amy於是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本以爲Kevin會為他據理力爭,沒想到卻被唸了一頓:「你幹嘛那樣嗆他啊?讓他一下不就沒事了?搞得大家都被這個小心眼的主管惡整…」

之後,Kevin每次會議上交代的事,Amy都會有意無意地唱反調、表達不同意見,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糟,Amy也不斷跟同事抱怨公司沒制度、老闆沒擔當,最後即使Kevin出面慰留,Amy還是在幾個月後,跳槽去了新公司。

新世代的價值觀

許多主管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新世代的員工身上。

「人吃過虧,才懂得人情世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經過歷練的主管,總會告誡年輕人要世故一點,講話不要太執拗,做事不要太衝動,要懂得察言觀色。但在年輕人看來,這樣的行為太做作、太矯情、太虛偽。如果要這麼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那麼職場不就是一個人治的環境嗎? 根本不需要制度與規範了。

年輕世代信奉的價值觀,已不再以家庭或學校教育為主,社會的變遷及科技的發達,使得資訊匯流成為形塑年輕世代價值觀的主要力量,而這樣的趨勢有以下幾個特徵:

1.選擇相信很容易,改變想法卻很難

新世代的年輕人獲取資訊的方式非常直觀,缺乏深入思考與多面向印證的耐性,眼見為憑、有圖(視訊)有真相。因此,很容易從眾,容易跟隨潮流去追逐所謂的主流意見。但已建立的主觀意識和想法,卻很難輕易改變,特別是老一輩人的想法與經驗,更是很難說服年輕世代接受。

因此,不要再迷信權威型領導方式,輩份與權威不一定能讓年輕人買單,而是要能傾聽年輕人的聲音和想法。

2.「短多長空」的價值觀成為常態

資訊流的激增、趨勢與環境的快速變遷,讓年輕世代大多對未來感覺充滿不確定感。

因此,用當下的委曲求全,成就所謂的「未來」,多數年輕人對此興趣缺缺。反而對於眼前、當下、立即的實現,非常在意。所以,在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學習機會之間,若年輕人選擇了前者,其實不須太過意外。

3.缺乏核心價值、信仰與忠誠,喜歡創新與改變

前述兩點(缺乏思辨的耐性,對未來不抱期待),造就了年輕世代的第三個特質:難以對企業或組織所堅持的核心價值投射信仰。

換句話說,不用期待年輕世代會輕易對企業產生忠誠,也不要再將口號式或教條式的宣傳,套用在年輕員工身上。這不僅無法達成你的目的,反而會得到負面效果。

如何驅動年輕人的熱情

那麼,該如何帶領年輕人?激發他們的熱情呢?

學習用年輕世代的思維模式,用他們熟悉的方式溝通,包括更有效率的訊息交流(圖文交錯),減少繁文縟節,建構可以講真話的信任關係。先建立了彼此的信任關係,才能開始進行下一個階段:驅動熱情。

以下幾個具體作法,供大家參考:

A. 情境式溝通,以身作則

不要畫大餅,更不要給一些虛無縹緲的承諾。凡是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將要做的事,以清楚的期程與計畫說明。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地去落實。

B. 創造「被需要」的感覺

不要以資歷、經驗或是職務差異,讓年輕世代覺得不被重視。要對每一個團隊成員的價值都予以肯定,讓他們感受到,即使是基礎的角色,也同樣至關重要。讓他們理解每個工作對組織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被需要、被肯定的感覺。

C. 團隊認同、情感支持

雖然難免會犯錯、會有意見衝突,仍必須讓年輕世代相信組織是公平的、團隊是他最好的後援,而你會是他最能相信的靠山。就算你會指導他、會糾正他,但一定也會包容他,並且為他據理力爭。先認同了小團隊,才能激發出年輕世代對大組織的認同感。

別讓他們在關鍵時刻感覺得不到你的支持,因為,當他們失去信任,也將不會留戀。

總結而言,年輕世代將會是未來企業的主流戰力,作為一個新世代的主管,必須學習如何領導、激發年輕世代的工作潛能,相信只要認真觀察、用心體會,交付主管該給的協助,年輕世代能發揮的潛力將遠遠超越我們的預期。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