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喜宴,同桌只有一個孩子小二生,大人們的焦點都在他身上。我正專心吃魚,同桌的朋友呼喚我解決問題:「教授你看你看,這個小孩不吃飯,怎麼辦?趕快教給我們看。」小二生眼睛看著地上,堅拒著大人的各種遊說。

我問他:「可以看得出來你很不想吃。我可以知道你為什麼不想吃嗎?」

小二生說:「很難吃。」

我看看桌上的食物,的確都不是國小低年級學生會想吃的東西,回應他:「真的,雖然大人覺得好吃,但是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很難吃。」

我問小二生:「你餓嗎?」

小二生搖搖頭。

我繼續問:「距離你下一次吃東西,如果你現在不吃的話,等一下會餓嗎?」

小二生搖搖頭。

我問小二生的爸爸:「你有期待他要吃到什麼樣的程度是可以的嗎?」

小二生的爸爸想了一下,回答我:「都可以。」

我轉向吆喝著我要處理問題的大人們說:「那就沒問題了,對小朋友來說,東西真的難吃,他也不餓,也預期自己不會餓,而他的爸爸也沒有問題,那孩子不吃飯就沒問題了。」朋友們看我「解決不了問題」,繼續遊說小二生:「你想不想像那個姐姐長得一樣大?」小二生說:「可是她長那麼大,所以要吃很多,我那麼小,吃不下這麼多。」大人們哄堂大笑。但也開啟了管小孩吃飯的討論。

我解釋我和小二生對話的意圖和決定給朋友們聽。長久以來,華人所受的教育傾向於告知要做什麼,要如何感覺,譬如你應該要吃飯,要不然就會餓;你應該要穿衣服,要不然就會冷。這些忠告可以讓晚輩當下少受苦,但是少了思考、行動、體驗、自我修正的歷程,對於現代社會要「培育能夠自我學習,機器無法輕易取代」的職場青年是比較不利的。

我進一步解釋,現在大家都知道,發號施令做出某些東西,機器就可以做得到了。因此職場上需要的人才是,老闆提出問題,你經過思考之後,整合所有的資訊,做出行動的決策,再從行動的結果,回饋到新的狀況。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歷程,上司不需要時時刻刻下指令。而這種自我學習歷程培養出來的職場青年,比較不會被老闆抱怨:「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才做,不會舉一反三自己做?」

譬如直屬上司問年輕員工:「你為什麼不想開發這個客戶?」(探詢當事人對此事的看法)

年輕員工:「這個業主很難搞,在他的身上花那麼多時間,還不如去開發別的客戶。」

直屬上司問:「不試著開發這個客戶,你這個月的業績可以達得到嗎?」(探詢當事人對行為後果的看法)

年輕人:「可以。」

直屬上司問了一下總公司,員工拒絕開發新客戶的態度,總公司覺得沒有關係,反正他能夠達到業績就可以了。(考量大環境的因素)

於是直屬上司就告訴年輕人:「好,在業績可以達標的前提下,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

直屬上司透過詢問來了解這個年輕人為什麼不想開發這個客戶,引導年輕人評估放棄以後的後果,合併大環境的考慮後,這個年輕人就不再是長官叫他做什麼事他才去做或不做什麼事的人,而是會思考的人。透過討論、行動的結果與自我修正的歷程,他進入了自我學習的脈絡,那直屬上司就會很輕鬆了。

我回應小二生不吃飯和直屬上司處理員工不願意開發難搞客戶的過程是不是很像?雖然很花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關係人都參與了這個決策的過程,每個聲音也都被聽見與考量,尤其是最重要的那個當事人。即使後來當事人發現自己的決定任性了,考慮不周,譬如餓肚子了,業績沒有達標,那也是他發現的,而不是被告知的。未來他做決定的時候會有比較多的考慮,這個失敗與痛苦的代價也是很有價值的。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小小的孩子不吃飯看起來很花時間,但卻是未來千萬個重要決策不可或缺的練習題。直接給指令可以快速解決眼前的問題,但也會形塑容易被機器輕易取代的年輕人。

*本文獲「郭葉珍教授」授權轉載,原文:從小培育機器無法輕易取代的職場青年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