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副總主筆單小懿問(以下簡稱問):小老闆計畫是誰想的呢?
KKday營銷長黃昭瑛答(以下簡稱答):要感謝創辦人陳明明執行長,他說我剛來到這個公司,和現在組織的大小已經不同了,當時帶多少人?現在帶多少人?不要回到當年的作法,所以,我們是先設定組織大小才決定要有幾個題目。最後決定一組十幾人、規劃十個題目出來,大概就是這樣。

問:這讓我想到,稻盛和夫的那個阿米巴組織。
答:對,陳明明在疫情前一年讀完這本,他有丟給我看。我們兩個人看完之後都沒有任何行動,只是覺得它就是單位成本的概念,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組織裡的成本跟效益,然後把組織變成很多的阿米巴原蟲。

小老闆制度一開始有想過套用阿米巴組織,後來發現有的地方是好的,有的地方卻行不通。

舉例來說,今天我們這個企業,營收從高峰一直跌到谷底,士氣低靡,已經有很多人舉手願意承擔企業重新再造的責任,你居然還在那邊跟他細算說:財務要算成本、IT要算成本、某些資源你用了多少量就要估多少成本,光是在那裡結算還有彼此搶資源……10個老闆都要來互搶資源,才知道這個IT資源給誰,財務資源要給誰……。精打細算的同時,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

第二,你會創造很多內部衝突,大家同心把這艘船救起來那個心就沒了。別忘了這時候還會有外面誘因跟競爭,會有人來挖你的好人才。那些人才可能在這些內耗上受不了,想說「不跟你們玩了,我跳船比較快!」

所以要看時空背景,不能說看了一個理論,就全盤套用,要將重點放在穩住軍心,減少削弱戰力或士氣上。所以後來我們就沒有去細算成本,我們是用一種「喬事情」的手法來討論資源分配。

問:這樣就擺得平嗎?這樣就不會搶資源嗎?
答:資源的分配永遠沒有擺得平的一天,不要太完美主義。只要彼此協調資源的時候不要有太負面或是太傷士氣的情況,就是一個好的結果。那你說由主管來分配就公平嗎?其實我也不覺得,我又不懂他們真的最後能做多少,所以彼此協商,是最好的做法。

問:如果真的有紛爭要怎麼化解?
答:一開始在試行的時候,的確是崇尚大家要公平一點分配資源,所以就把規則設定得很死,結果,大家就花太多時間在計較說,「依照這個規則,我應該拿多少…,」不然就再寫一份報告來爭取。這已經影響士氣、增加內部溝通時間、又影響團隊氣氛了,那怎麼喬呢?用共議決,一起喬,多喬個幾次就會有共識。

例如某一組狀況比之前好,就多拿一些資源去做;上次你拿得資源較多,這次就換我。彼此妥協,彼此也吃一點虧,這比從上到下嚴格的訂定辦法要好得多。雖然每個主管會覺得錯失機會財是一個致命錯誤,但是好的主管除了攻市場,還要照顧團隊,甚至還要花時間去外面挖角,你就算搶到機會,也要有人幫你執行。

問:所以最後是成立了10個小老闆、10個專案,有想過萬一不成呢?就是這10個專案全毀了,或是都不如預期怎麼辦?
答:有可能的,但是那時候你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你身邊有旅遊業朋友,他們就是先資遣、無薪假、減班,我們選擇一個比較積極的做法,我們相信運用數據力、科技力還有行銷力,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當我們在一片愁雲慘霧中拜訪供應商,供應商都很驚訝說,「竟然還有這種沒在怕的企業、還在那邊開發商品?」

所以,不要覺得別人怎麼做、業界怎麼做,我們只能那樣做。當你選擇不一樣的路,當然你有可能不成功,不成功也沒有什麼好損失的嘛,頂多就是跟大家一樣活不了而已。事實證明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現場問答、教授實戰經驗,歡迎報名商周CEO學院-CEO領導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