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企管系專任教授吳基逞在商周CEO50課堂,以賽局理論分析最近幾件社會關注事件:金仁寶事件、王力宏事件,他認為,婚姻要和諧,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你要擁有報復能力……以下是他分享精彩內容。
囚犯困境會讓雙方選擇背叛
提到賽局理論,我想大家應該會聯想「囚犯困境」:
有兩個朋友合夥犯案,檢察官設定了兩個條件,讓他們各自決定要不要認罪。
一、假設雙方都認罪,就各關5年。
二、假設都不認罪,那就各輕判2年,然後起訴。
但,如果有一方認罪,他就會轉為污點證人,變成無罪;而不認罪的,就會被關15年,所有的罪都在他身上。
污點證人制度,會導致雙方選擇「否認」,各關5年,因為你會害怕,如果不認罪,對方萬一認罪,會讓你關15年。
之所以稱為「困境」,即是因為對大家而言,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都否認到底),但這個選擇並不是對個人而言的最佳選擇,所以讓囚犯陷入的兩難,最終的結果對大家、對個人而言都不好。
不論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商業競爭中,囚犯困境常常發生,其標準模式如下:你和你的對手各有兩個選擇,一是背叛,一是合作,你和對手會面臨囚犯困境,即是因為個人利益跟團體利益不一致,雙方合作對彼此都好(團體利益),但對個人而言,卻是對方選擇合作,你選擇背叛時利益最大(但此時對方最慘),反之亦然。因為害怕被對方背叛,所以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彼此皆選擇背叛,但這是雙方都不樂見的結果。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每一段關係裡,包含婚姻、合夥事業、或是企業接班,維持合作或和平關係並不是常態,只要有一點點利益的改變,合作很容易就破局,現在看似相安無事,是因為大家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可是等到有利益衝突時,就很容易會有背叛的行為。
維持和平雖然是大家樂見的,但卻不易維持,如果無法維持和平相處,也要有作好戰爭的準備。我們先從幾個賽局的觀念談起。
第一個例子,如果你的小孩在學校被打,你會怎麼辦?告訴老師還是打回去?
賽局思考告訴我們,要多想一步,如果你選擇告訴老師,你覺得老師會怎麼做,有辦法解決問題嗎?你的小孩就可以和其他小孩和和平共處了嗎?
第二個選擇是,打回去,為什麼要打回去?嚇阻對方,打回去是要讓對方害怕,目的是證明你有報復的能力;賽局有一個很有趣的觀念:「以暴制暴」是追求和平的手段之一,只有讓對方相信你有報復的能力,雙方才能和平相處。
同樣的概念可以應用於婚姻上。從賽局的角度來看,門當戶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什麼叫門當戶對?日本有位新娘,她在婚禮表演才藝,一出手擊碎九瓦,請問她表演給誰看?表演給老公看,她在告訴老公,你要小心一點,我是有反擊能力的。所以我們說,婚姻要和諧,或許彼此擁有報復能力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資訊」在沒有公開前,是很重要的談判武器,一旦公開,就不是武器
第二個例子,有一部片叫《模仿遊戲》,談英軍跟德軍的戰爭,裡面有一個主角叫圖靈,他是英軍負責破解德軍密碼的人,有一天他突然解開密碼,他知道德軍接下來要攻打的位置,那接下來,他要決定,到底要不要移防?答案是:「不該!」,因為當德軍知道密碼被破解,會再換密碼,於是,還要再破解,一直循環下去。
在上個例子中,「資訊」在賽局中很重要,知道資訊是一回事,要不要戳破,又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資訊」在沒有公開前,是很重要的談判武器,一旦公開,就不是武器,因為大家都知道了。
第三個例子,在另一部電影「攻敵必救」中,女主角提到的「贏家永遠比對手快一步,當對方一掀底牌就要亮出王牌,要確定能攻其不備,而且對方無法反擊。」如果讓對方有反擊的能力,最終可能導致兩敗俱傷。
在上述三個概念裡,我們可以來看王力宏事件。從賽局的角度,婚姻的和諧要件,是雙方都要具備報復能力,如果一方不具有報復的能力,很難和平相處。
蕾神掌握王的證據,應該是有十足的報復力,能維持長久的和平,但如果她講出來,那報復的籌碼就沒了,她必須做一件事,就是忍下來。
如果要和平相處或當成談判籌碼,就必須要在公開前讓王力宏知道我知道了,但我們不知道,究竟是王力宏不知道,還是他覺得無所謂,反正你也不敢有任何動作。
沒有想到蕾神選擇公開,這就變成了毀滅戰,原本手上握著可以威脅的王牌,一但公開就無效,就是兩敗俱傷,這樣蕾神能夠拿到的一定會比較少。
在資訊公開之前上談判桌,你能夠拿到的會更多。
在賽局裡你一定要有報復能力,而且是毀滅性的武器,讓對方會怕,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往下走、上談判桌,如果你什麼都不能做,你的賽局是處於劣勢的;如果是以暴制暴,是不可能走向和平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戰爭,就必須要做一件事情:「致命一擊」,你要做好準備,當對方沒辦法反擊時,給予致命的一擊。
商周CEO50失敗學課程,CEO的決策智庫!不要等到親身跌倒才後悔!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