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與行銷不僅適用於產品與服務,也適用於組織與人。

所有的組織,不管是否進行交易,都需要業務與行銷。過去的觀念是:業務的工作是賣產品給顧客,行銷的工作是推廣品牌或產品給顧客,人資則是幫公司找人才。如果把顧客改成員工或潛在人才,那人資也是業務,面試的時候必須推銷公司的理念與職位給求職者;人資同時也是行銷,校徵時必須成為傳教士,推廣公司的文化與機會給應屆畢業生或潛在人才。

所以,人資過去所學的選用育留,時至今日可能已經不夠用了,必須轉變成業務和行銷,成為新的複合型人才,才有辦法面對未來的挑戰。

如果每次面試你都是照本宣科,沒讓求職者感受到你對公司的認同與熱情,憑什麼求職者要對你的公司產生認同與發揮熱情?如果每次校徵時,你就只是坐在攤位上和同事聊天講八卦,了不起發發傳單給來到攤位的學生,你覺得,你會替公司找到有潛力的人才嗎?

你可能心裡會有這樣的疑問:有事嗎?我平常工作量就夠大了,為什麼要多做這些?這樣是要逼死人嘛。答案是,因為求職管道更多元了,人才競爭更激烈了,只要和你公司競爭相同人才的公司人資更有業務觀念,更會行銷,他就有機會比你早接觸到、面試和錄取這些潛在人才。

別人面試5個就錄取1個,你要面試10個才錄取1個,你還不趕快認同這趨勢嗎?

找人才,不只限於人力銀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資不只在人力銀行找人才,也可能會在社群網站或論壇找人才;預算也從傳統的實體徵才活動,拓展到數位的徵才廣告或網站。

如此一來,過去數位行銷每天會接觸到的,也會開始讓人資頭痛:怎麼做數位行銷廣告?怎麼設定對的受眾?什麼廣告文案可以吸引潛在人才?徵才網站的JD(Job Description,職缺敘述)撰寫?徵才網頁設計?選擇在哪一個通路推廣?關鍵字廣告或是聯播網廣告?可以做搜尋引擎優化(SEO)嗎?是不是可以做動態再行銷廣告?每一個通路的廣告投資報酬率(ROAS)應該是多少?是用CPM(每千次廣告曝光成本)、CPC(單次點擊成本)還是CPA(每次有效行動定價)?

現今的徵才通路有哪些?這裡列出來一些常見的給大家參考:

● 人力銀行:104、1111、518、yes123等。
● 社群網站: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LINE、微信等。
● 網路廣告:關鍵字廣告、社群廣告、聯播網廣告、影音廣告等。
● 影音網站:YouTube、TikTok等。
● 獵才公司:104(沒錯,104也有獵才)、Adecco、Michael Page、Manpower等。
● 派遣公司:萬豐、享青等。
● 網路論壇:Dcard、PTT、某些專業論壇等。
● 校徵:各個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徵,一些企業每年都有5到10場校徵。
● 實體招募會:有些企業一年會自己辦一兩場大型的招募會,或是參加聯合舉辦的招募會(比如各縣市政府的勞工局舉辦的活動)。
● 內推:很多公司也會用內部推薦,提供介紹獎金。
● 報紙:如果你找的是藍灰領,這個通路也是合適的。
● 門市:很多門市都會張貼徵才需求。

不同的通路有不同的受眾屬性,採用前要注意一下,因為不是所有的職位都適合所有的通路。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這些通路各花了多少費用?因此獲得多少應徵數、面試數、錄取數、到職數?各個轉換率是多少?哪一個轉換率最好?哪一個通路平均到職成本最低?可以再擴大、優化嗎?

如同新零售的概念一樣,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校徵或是實體招募會,手機可以掃QR code,讓他上網看到更多資訊,或是在線上廣告行銷線下的招募會等等,有沒有一致的體驗、是否宣傳一致的雇主品牌與故事?未來也會有新人資的概念,線上徵才和線下徵才其實應該是整合在一起的。

書籍簡介


讓人才自己來找你:雇主品牌的策略思維與經營實戰手冊

作者: 陳佳慶, 鍾文雄, 李魁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3

作者簡介

陳佳慶
現任104人力銀行資深特助,曾任總經理特助、電子商務協理、數位行銷協理、創辦人等職務,整合過往業務、電商、數位行銷的經歷,加上大量人才招募實務經驗、最佳雇主評比與標竿成功案例等資訊,匯集成台灣第一本雇主品牌專業書籍,希望藉由這本書,幫助台灣更多企業重視雇主品牌,求職者能有更好的職場環境、待遇與工作機會。

鍾文雄
現職為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勞動部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評核委員,為全方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擁有三十年人資領域豐富的實戰經驗,亦為多家雜誌媒體專欄作家。透過人才招募成功經驗與雇主品牌多元行銷管道的分享,企盼人才能適才適所,企業能有效率地招聘與留任人才。

李魁林
2007 年加入 104 人力銀行,參與人才媒合相關產品服務的研發,領導團隊執行機器學習、大數據相關應用。現職是一零四資訊科技數據長,期望能透過資訊技術改善企業人才管理問題,透過市場資訊透明,增進人才與企業彼此理解,讓企業與人才都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對社會產生正向循環。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