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Engraving)是蘋果(Apple)為用戶提供的貼心服務,能刻上表情符號、文字與數字,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產品。然而,加拿大一份研究卻指出,這項服務竟被當作控制工具,過濾台灣與香港的「敏感」政治用字!

多倫多大學的「公民實驗室」(The Citizen Lab)在8月18日公布一份報告,發現在中國、台灣、香港、日本、美國、加拿大等6地,蘋果公司對於冒犯性、種族歧視、色情等內容審查的作法不一致:日本與美加約有170至260個過濾掉的詞,且政治審查情形少見;相較之下,中國有1045個關鍵詞被封鎖、香港有542個,台灣則有397個,並且,中國的政治審查已滲入台灣和香港。

民主浪潮、外交部、美國之音...用詞都被禁

中國被禁用的關鍵詞有458個(43%)屬於政治類別,但蘋果卻把其中174個用於香港、29個用於台灣。研究報告發現,原來,台灣的過濾規則,竟是香港的子集,而香港的規則,是中國的子集。

在中國,異議人士、獨立新聞機構、宗教、民主以及人權相關術語,皆受到蘋果嚴格審查。例如,「政治」、「抵制」、「民主浪潮」、「人權」,宗教用字包含「正法」(dharma)、「達賴」(Dalai),批評中共的「美國之音」、「大紀元」等媒體機構,或是香港報紙「南華早報」、「明報」...等,通通被禁。

除了用詞之外,數字也被嚴格限制。例如,「8964」讓人聯想到1989年,發生於6月4日的天安門事件,因此不被允許刻在蘋果產品上。

在香港,蘋果會審查「雨傘革命」、「香港民運」、「雙普選」、「新聞自由」等集體行動用字,以及「余杰」、「劉霞」、「封從德」、「艾未未」等中國與香港異議人士的名字。

在台灣,與習近平有關的用詞「最高領導人」、中共高層「孫春蘭」皆被禁止,甚至,提到「外交部」等國家機關也不行。「毛主席」、政治宗教團體「法輪功」則在中國、香港與台灣三地都被過濾。

選擇商業利益,還是人權規範?

公民實驗室批評,如此審查已超出蘋果在香港的合法義務,在台灣更是沒有正當法律依據。實施內容控管,無論性質或意識形態為何,都是限制言論自由。

報告指出,外國企業想進入中國市場,得乖乖遵守中共的玩法。蘋果在中國貴州的iCloud伺服器,負責儲存中國蘋果用戶的iCloud資料,包含:備忘錄、行事曆、聯絡人、照片和放在 iCloud Drive的檔案。

配合中國,其市場表現也沒讓蘋果失望。根據《商業內幕》,中國市場約占蘋果總營收5分之1,且幾乎所有產品都在此組裝。大中華地區在今年(2021)第3季營收為14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近60%。

不過,公民實驗室表示,這次研究結果令人更加擔憂的是,一個司法管轄地的監管、政治壓力,竟然能輸出到另外一地區。顯見,在基於商業利益的選擇,與遵守國際人權規範之間,企業面臨更大的兩難與不確定性,尤其是像蘋果一樣的跨國公司。

受到指責後,蘋果首席隱私官霍瓦斯(Jane Horvath)做出回應。她堅稱:「審查機制會考量不同國家、地區的當地法規和風俗;規則也會隨時變更,且沒有讓政治機構參與決策。」但,《南華早報》指出,蘋果曾在2019年下架香港示威活動地圖,亦曾刪除中國多項VPN服務,限制人民「翻牆」。「前科累累」的蘋果,讓民主世界無法輕易信服它。

參考來源:Business InsiderSouth China Morning PostThe Citizen LabThe New York Times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