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日本贈台124萬劑AZ疫苗,近期也傳出日方有意願再給台灣第二批疫苗。全球疫苗荒之際,日本為台帶來及時雨,但,奇特的是,日本內部即使擁有充足疫苗,卻也正面臨「另類」疫苗危機:接種率和施打意願低落。

2月初,日本向輝瑞(Pfizer)購買1億9400萬劑疫苗,並已陸續到貨;5000萬劑莫德納疫苗(Moderna),則將在9月底前全數到貨;再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簽約購買1億2000萬劑疫苗,合計共3億6400萬劑疫苗,足以為其1.8億人口接種。

然而,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網站「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統計,截至20日,日本第一劑疫苗施打率僅為17.74%,低於世界平均的21.79%,更別說英美兩大國都早已過半。

這讓人不禁懷疑,東奧開幕在即,為何日本疫苗施打率仍落後全球?

日本國民不信任疫苗

日本國民長期以來不信任疫苗,讓日本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出現弱點。

1948年,日本制定《預防接種法》,要求國民強制注射傳染性疾病之疫苗。但,1980年代的麻疹、腮腺炎、德國風疹(MMR)疫苗卻出現嚴重副作用。尤其1989年,180萬新生兒接種疫苗,卻有1754人染上無菌性腦膜炎,引起社會極大恐慌,各地也紛紛掀起對政府的訴訟案。

1992年,《國家賠償法》裁定政府該對疫苗產生的副作用負責,卻也扼殺了日本政府欲發展有效自製疫苗的動力。1994年,為了避免再度因疫苗惹上官司,日本政府因此修訂法規,轉為「強烈建議」施打疫苗,不再強迫人民。

對疫苗猶豫的態度,讓麻疹、乙肝等在多數發達國家已經滅絕的流行病,依舊在日本爆發;2013年,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施打也宣告失敗。由於媒體報導了頭痛、癲癇等副作用,引發恐慌,厚生勞動省撤回施打建議,而施打率竟然從70%大跌至1%以下。

去年(2020),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發表研究,顯示超過七成的日本受訪者沒有信心及意願,要讓小孩接種疫苗。研究指出,日本國民普遍不信任疫苗的三個面向——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

政府採規避策略、過程繁雜

日本疫苗施打起跑落後他人,而繁瑣的審核過程更是於事無補。今年2月中,日本才開始施打疫苗,但是英、美、德、法等西方大國在去年底、今年初都早已開始實施接種計畫。

日本當局不理會國際間的研究與數據,堅持外國疫苗得在國內做「完整」的臨床試驗,才會正式批准使用。因此,比美國晚了兩個月,日本2月中才批准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則在5月底批准。

《路透社》報導,去年10月,日本招募了160位自願者試打輝瑞疫苗。一位住在波士頓的日籍醫生Takahiro Kinoshita批評,這個試驗規模很小,根本「沒意義」。國際的測試已經能確保疫苗對亞洲人基因的安全性,日本可說是多此一舉。

人力、場地不足

除了國民、政府的態度保守,日本的醫療機構也不例外。在美國,許多人可到CVS或Walgreens連鎖藥局接種,但是日本卻堅持要由醫師及護理師才能為民眾施打疫苗,5月底才准許牙醫加入施打行列。

不只人力,場地不足也拖緩了疫苗施打進度。《NHK World》英語頻道5月時報導,全國州長協會(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統計,47個都道府縣表示沒有足夠的接種場所,當中40個並認為,疫苗注射計畫會打亂常規醫療服務。

目前,日本為了東奧,正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為了確保充足人力,無所不用其極。北海道釧路市就為了募集接種醫師,上調日薪到17萬5000日幣(約新台幣4.5萬),包三餐、住宿和交通費,目前已徵到70位醫師。

企業也齊心加入這場行動。《路透社》報導,豐田汽車、軟銀集團及野村控股等皆開放工作場所,為員工施打疫苗。截至18日,已有2300多家企業申請開設疫苗接種中心,為約1100萬人接種疫苗,主要是員工、家庭成員或附近居民。

用AZ疫苗開啟疫苗外交

日本社會的保守態度,解釋了為何暫緩AZ疫苗施打計畫:雖然「血栓」案例屬少數,仍決定不使用。不過,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共採購約2.4億劑,也足夠國內16歲以上民眾施打2劑。

暫緩AZ疫苗雖不影響國內施打需求,但3000萬劑疫苗在3月時,就已經由第一三共製藥公司分裝。若不使用,9月前就要因過期而全數報銷。

為了不浪費疫苗,同時促進外交關係,日本《產經新聞》發行的英文媒體Japan Forward報導,台日長久的互助情誼,讓日本官員支持用疫苗幫助台灣,呼應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2020年台灣捐出200萬片口罩..等台日友好互助行動。

除了台灣之外,另一批AZ疫苗也在16日送往越南,接下來則預計贈送至東南亞國協(ASEAN),包含菲律賓、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

看來,若日本國民依然不積極打疫苗,難保輝瑞、莫德納疫苗不會也被放到快過期......更值得關切的是,當全球逐步解封、恢復交流,施打率趕不上來的日本,經濟復甦腳步恐怕也會落後了。

參考來源:Taiwan News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Our World in DataReutersReuters(2)Washington PostJapan ForwardYahoo奇摩新聞

核稿編輯:田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