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在藥廠服務的朋友,績效很好,這2年一直在向公司爭取更上一層樓的機會,終於如願以償。公司讓他升官加薪,成為基層主管。但他卻跟我求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熟門熟路,終於有大展拳腳的機會,沒想到當主管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原來他的主管位置是公司新設置的,沒有前例可循,他的團隊成員也不清楚彼此之間該如何合作。不僅如此,由於沒有帶人經驗,所以他在很多管理方式上都拿捏不好。
具體來說,他不知道自己的權限到哪裡,也不確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於是他一直請教他的上級主管,導致上級主管開始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當主管的能力。也因如此,他無法向上級爭取更多資源,團隊成員也看得出公司高層沒有認可他,進而對他這位主管心生不滿。結果半年下來,整個團隊績效下降,讓他自己覺得主管職位不太穩固。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很多剛升任主管的人身上,但其實一些當了5、6年主管的人,也會遇到同樣的難題。
所以,把以下4個問題的答案弄清楚,就能幫助你更快進入狀況,也有助於你將來的升官機會。希望能讓每位新手主管,能在新的一年派上用場:
1.公司為什麼升你當主管?
公司升你當主管,肯定有它的理由。所以,先弄清楚為什麼升的是你而不是別人?誰做出這個決定?以及公司對你有什麼期待?會讓你更清楚接下來該做些什麼。
公司是找個人接手主管職,還是刻意要培養你這個人?這是2種完全不同的狀況。
假如是前者,只要你無法勝任,很可能馬上就會被換掉,所以你要掌握的是當下,而非展現你作為管理者的潛力。換句話說,與其追求人和、或團隊的長遠規劃,你更該展現的是自己使命必達的執行力,以及大刀闊斧的魄力。雖然這未必能幫助到你的未來,但短期任務還是得快速達成。當團隊成員有怨言,就得拿出本事讓大家願意執行,必要時就算要求1人當2人用,或要求公司處分負責人員,這些看似倒行逆施的做法,只要你認為能有效達成公司交付的任務,都應該要納入考慮。
假如公司是為了要培養你這個人,就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在公司告知你升職的決定時,可以把握機會,讓自己掌握更多資訊,別只忙著高興的說:「感謝長官栽培!」也別只白目問道:「那薪水會加多少?」而是要設法找到合適的對象請教以下問題,像是:
- 「不曉得公司對我未來要扮演的角色有什麼想法?」
- 「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您多給我一些建議,哪些部分我可以馬上加強呢?」
- 「冒昧請教,公司內部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朝您剛剛提到的方向發展呢?」
問到第3個問題,你就有機會幫自己爭取培訓機會,甚至可以把「遇到問題,該找誰協助」等實質問題搞清楚。
2.你該找誰當學習對象?
誰決定升你當主管也很重要,通常決定你升官的人不是你的頂頭上司,他們頂多是決策過程的影響者而已。
為什麼要瞭解這一點?你會發現,升任主管後,每次向他請教時都會感覺到他不耐煩,因為他期待的是公司找你協助他把工作做好,但他不必然會把你的養成之路當成他的責任。更何況,許多主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應接不暇,他可能對Coaching技巧一無所知,他也不願讓公司高層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萬一你在管理上出包,他會跳出來說是自己指導無方嗎?還是他會把問題都推給你這個人不成大器?
能遇到直屬主管願意帶你、甚至讓你有問題隨時問到飽,你一定是上輩子燒了好香;但假如你沒遇到這種主管,也不用捶胸頓足,因為大多數人都遇到這種狀況。
設法為自己找個適合的職場導師,而誰會是合適人選呢?除了你的直屬主管外,和你階級平行、但比你資深的其他主管,因為他們也曾經是新手主管。你要走的路、他們多半也走過,就算部門不同,但公司文化、三明治主管如何求生存等面向都是相似的。
3.你得瞭解目前的團隊成員及互動關係
不僅是新手主管該做的功課,更是每個主管都要駕輕就熟的能力,否則你連要帶的人都不熟,要談什麼領導、管理?為了讓自己不會一上任就滅頂,你不但要清楚團隊成員的背景,更重要的是掌握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新手主管若能找出下面幾種團隊角色,更能發揮管理效能。
1.意見領袖
即使每個成員的職級都相同,但一個團體中,通常都會有一個意見領袖。未必與他們的年資成正比,但這些人在團體中比較有話語權。因此,雖然你是他們的主管,但多和意見領袖溝通,甚至必要時,私下用請益的姿態洽詢他的意見,能讓你推動事務更順利。
2.消息中心
消息中心通常分成2種,一種是雷達站,他能接收到團隊內外的各種消息。可以藉由他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情報,也可以洽當的運用這種人,讓他不經意的幫你把消息傳給團隊成員知道;另一種更像是八卦記者,我常把這種人稱為煽風點火者,他不只四處愛打聽,還會道聽塗說。即使消息傳出去,對他也沒有好處,他還是會忍不住講八卦,對團隊士氣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3.問題份子
讓主管最頭痛、但又不得不處理的問題份子。首先要先保持正確心態,問題份子到處都可能有,他們將是你是否能勝任主管的考驗,不能只靠求神拜佛、希望他們不會搗亂。問題份子也分為2種,一種是針對你來的、另一種則是單純針對主管這個職位。
第一種不見得馬上要和他正面對決,而是要小心觀察,試著推敲出他看你不順眼的原因;並且瞭解他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進而找出他關心的利益和顧慮,在團隊中找到盟友制衡他。
第二種問題份子可能是投機者、積習難改、或杞人憂天。尤其投機者想趁主管換人之際,嘗試挑戰主管權威,讓自己獲得更多話語權、得以混水摸魚。無論面對哪種類型,只要分辨清楚,才能對症下藥、加以處理。
4.你為什麼想當主管?
最後,最重要的問題是:「你為什麼想要當個主管?」
別以為當主管是每個人職場生涯必經之路,我有位朋友,無論公司怎麼求,甚至主動端出更高的薪水,但他就是不願意擔任主管;後來更為了表達自己堅拒之意,居然因此離職,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我首次被升上主管時,也問過自己:「到底我為什麼要當主管?」記得當時每月不過是多了1萬元的主管加給,但每天都在開會、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會後還有其他必須要做的工作。不但工時變長、責任和壓力也更大,讓當時的我不由得也懷疑,當主管真的是件好事嗎?自己是不是這塊料?
因此,弄清楚你到底為什麼想當主管,以及思考一下,你到底想當個什麼樣的主管,就可能更能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解決一開始提到的那些問題。
如果你認為當主管能領到更多錢,但其實不當主管,也有很多賺錢的方法。或許你該考慮有沒有其他能讓你賺更多錢的職涯選擇。
如果你就是喜歡發號施令,當上主管就能讓別人都聽你的,你可能要務實一點。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很少遇到這麼好的事情,只要坐上主管位置,別人就會乖乖聽話。
如果你當主管是因為想讓自己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對職涯有所幫助,就應該把握好不容易的機會,把每一次的歷練和挑戰當作學習的機會。就算你現在沒遇到,將來也可能要面對。我會希望自己早一點遇到更多挑戰,不僅可以累積經驗值,而且能犯錯的空間也比較大。
當你不知道自己的權限到底在哪裡時,反而有很多模糊地帶可以嘗試不同的操作。出了問題,就好好道歉,向公司請求再給你一次機會;發現團隊成員都對你沒有信心,你應該讓自己的指示更加明確,同時學習放下身段傾聽大家的聲音。換個方向思考,就有機會開創新局面,你的主管之路才會有無限可能。
*本文獲《一談就贏・鄭志豪的談判教室》同意授權轉載,原文:新手主管的震撼教育:決定你的職涯發展機會,你該會的不該只有見招拆招
鄭志豪
「一談就贏」課程創辦人,曾任知名外商亞洲區業務主管、知名連鎖餐飲總經理,現為講師,專長為針對各類型企業的談判、銷售、及團隊管理課程。通過美國哈佛大學談判學程(Harvard PON)、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銷售管理(INSEAD LESF)認證。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