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經常被企業家朋友問到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招到一個合適的人?有的企業家,還會問我,關於某某方面,我有沒有相關推薦的人才?我一般會說:請把你想找的人,傳一段文字給我、我幫你轉發。結果,就沒有結果了,對話就止於此了。
優秀的人才對任何企業都相當重要。就像那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一樣: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可到底該如何找到優秀的員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圍繞這個話題探討,說說我對如何找到好員工的3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老闆親自面試
第一個建議是老闆親自面試,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什麼?舉個我帶領的私人董事會的例子。在我帶領的企業家私董會裡,也有學員提出招人難、找不到優秀員工的問題。但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一位組員說,他這段時間面試了2800多人,還真找到了合適人才。
親自面試了2800人,這個數字一說出來,那位提出招人難的學員就說:「跟你一比,我在招人這件事上的努力程度和重視程度太不夠了。」
所以說,什麼是對招人真正的重視,什麼是真的把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答案就是,作為老闆,尤其是中小企業主,你要親自面試你的每一位員工。
相對於讓管理者直接面試下屬,老闆親自面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那就是避免公司出現「俄羅斯娃娃現象」。
什麼是俄羅斯娃娃現象?就是管理者為了自己的安全,在徵才上只找那些比自己水平低的員工。這就像俄羅斯娃娃一樣,一級不如一級。關於這件事,前阿里巴巴總裁衛哲曾經舉過一個例子。
馬雲在公司員工達4、500人之前,每一個新招的員工,馬雲都會親自面試,例如童文紅。菜鳥營運長(COO)、資深副總裁的童文紅,被稱為阿里「最勵志」的合夥人,她在阿里的奮鬥之路,是從阿里公司的一名櫃檯行政做起的。如果童文紅是行政經理面試的,那她的出路可能就是行政經理,但是她是馬雲面試的,所以她就有可能做到副總裁。那對一些500人以上的大集團呢?老闆還親自面試也不現實,怎麼辦?跨4級招募。
很多世界500強公司是跨2級招募,例如作為銷售資深總監,你可能下面有銷售總監、銷售經理、銷售主管、銷售員,共4級。跨2級,意味著每個新銷售經理要入職的話,你要親自面試;而阿里的跨4級,就意味著每個新銷售員入職,你都要親自面試。
所以如何找到合適的人才?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老闆親自面試。
二、你不是在招人,你是在搶人
第二個建議是,變招為搶。什麼是變招為搶?就是從「去人才市場招到人」,變成「從市場搶人」。人才市場中,有個「3:4:3法則」:簡單說,就是30%的人,會主動給你投履歷;40%的人對現在工作頗滿意的,他們不會主動投履歷;而剩下的那30%的人,是最高級的人才。
因為太有價值,都被老闆們用期權、股份、分紅、合夥人計劃等「金手銬」給銬住了。你想找的人才,是不是大多數都是後兩種人才?如果是的話,你現在還覺得在徵才網站登個徵才啟事就可以嗎?不行,你只能去搶人。
例如2015年3月18日,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關閉,裁員大概350人。緊接著,一條條來自雅虎內部員工的發文截圖被廣傳:
「公司宣布消息前後,我應同事提議建了一個雅虎招募群組,連結雅虎同事和外部HR,只是在朋友圈發了一下群組QRCode,兩小時之內湧入300多個互聯網公司HR和獵頭。」「微信好友1天增長400人,全是要求推薦雅虎工程師」「消息宣布24小時不到,百度、騰訊、微軟等紛紛在公司附近拉開『專場招募會』,連門口馬路都被宣傳團佔領」
「UED(用戶體驗設計師)不小心在群組裡曝光後,1分鐘收到十餘家公司HR邀請」。
一批批「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獵頭、互聯網公司HR各出奇招、想要招募原雅虎工程師。如果這種情況下,你想的還是等著這些工程師投你履歷、由你來招,那可能你連個堪用的都撈不到。
所以,如何招到合適人才?不要覺得自己是在招人,而是要轉變觀念,把招人變成搶人。
三、要找到合適的人,職位要足夠吸引人
第三個建議是,職位要足夠吸引人才。如果把你找到一個合適人才比作一次交易,你賣出職位,人才支付給你的是他們的青春和潛力。所以,你要像銷售商品一樣賣你的職位。
如果這樣,那什麼樣的商品更好賣?一定是稀缺的商品,這樣的商品,你不用吆喝,就有人主動來買。職位也是一樣,你要想盡辦法把你職位的稀缺性展示給人才,吸引優秀的人。例如,從薪酬角度來說,對同樣能力的人才,更高的薪酬更稀缺。從給員工帶來成長這個角度呢?同樣的職位,能帶來更高成長的公司更稀缺等等。
作為企業,你要想找到優秀的人,你的職位就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吸引到優秀的人才。這時可能有人說:「第2條建議不是剛剛說了,那些真正的人才,是不會投履歷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花精力吸引人?」
首先,展示稀缺性是基礎。既然我們已經對員工足夠好,給了他們高於市場的薪酬、高的成長性,我們為什麼不展示出來?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對員工足夠好,好到足以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加入,那麼我們就會開啟一條成本最低的徵才途徑——那就是內推。
內推的人才除了成功率、品質高以外,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因為有老員工的引薦,他能迅速度過適應期,快速上手。最後即使員工離職,因為你對員工足夠好,他們也會幫你推薦新員工。如果離職的員工還為你企業背書,說你好話,那優秀人才相信你、加入你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所以,如何找到合適的人才?我的第三個建議是,你的職位要足夠吸引人。你要對員工好,好到足以吸引更多優秀員工為此而來;好到在職員工會幫你把朋友內推進來;好到即使離職的員工,也會推薦新員工給你。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對員工好,好到足以吸引更多人為此而來
責任編輯:洪婉恬、鍾守沂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