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主題:要相信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正面意圖。而我們可以透過對溝通對象抱持好奇心,理直氣和的溝通,找出他的正面意圖。
同學問:公司的開發部門主管,習於採用自己屬意的供應商,最近成本漸失控,致使我們的客戶開始去找其他競爭對手提供服務。該名主管的採購作法行之有年,但現在出現問題了,我希望將他導回正軌,依公司採購制度進行,以控制成本。我要如何抱持正面的意圖跟他溝通?
羅老師:先就心態面來談。既然他的做法行之有年,你若突然以不信任的態度來直接質疑他,一定會破壞雙方長期以來的關係。所以建議你抱著好奇心和彈性柔軟的方式和他溝通,先不以成見質疑他,而是探詢他為什麼這樣做?或許他有他的理由,然後再針對問題來討論和解決,將他導到正軌。
當我們和對方溝通的時候,對方的溝通態度可能會表現在尖銳的言詞或語氣上,我們無法控制他不這樣做,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如果對對方抱持著好奇心,自己在情緒上就比較能理直氣和的溝通,相信對方必定有正面意圖,去傾聽和探詢,就可以更理解對方的心情,更有機會好好解決事情。
以南山前董座杜英宗主導的資訊系統建置專案「境界成就」失敗案為例,儘管杜英宗的意圖一定是為公司好,何況他把自己的身家都投入了,只是他的做法值得檢視。所以領導人想推動一件事時,應該好好溝通,循循善誘,把想法傳遞給員工,讓員工理解他的正面意圖,才能帶領大家共同為目標而努力。
同學問:我想派遣幹部去中國,但我若告訴他他3年後可以回台灣,那他通常在中國的工作就不會盡心盡力;所以我是不是應該跟他說,3年後他也不要回台灣,就留在大陸了?
羅老師:建議你給他選擇,告訴他:只要表現好,3年後他可以回台灣升職,或留在中國領導團隊。只要表現好,都能升遷,給他願景,他就會全力以赴,把他未來的決定權留給他。
★更多專為領導者設計的溝通心法、指導與回饋員工的技巧,歡迎參加商周CEO學院-雙贏領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