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箭在弦上,但,明明與台灣相隔還有半個地球之遠,為什麼《紐約時報》與《彭博》等外媒卻說,其實台灣人更該關注俄烏危機?

全球擔心的是,戰爭一觸即發,恐將牽動全球石油、天然氣與糧食價格飆漲,進一步惡化通膨。此外,俄國若入侵烏克蘭,將面臨來自歐盟與美國的嚴峻經濟制裁,雙方一來一往的制裁報復,勢必衝擊歐洲整體經濟,以及俄烏等新興市場表現。

對於台灣而言,更與兩岸情勢密不可分,因為俄國犯烏的可能性,已經引發中國犯台的擔憂,顯示美國需要著手為台海危機做出準備。

兩岸都在關注:美軍是否將出手保衛台灣?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教授布蘭德斯(Hal Brands),在《彭博》評論撰文,指出目前東歐上演的戲碼,彷彿就是西方如何應對台海危機的預演彩排。美國的反應,讓全球一窺這個民主強權將如何面對中國的挑釁;東歐防線的瓦解,恐將迫使美國為其投入更多資源協助,屆時就給了北京更多機會,趁機在亞洲擴展勢力。

《紐約時報》報導,俄國與美國就烏克蘭情勢的對峙,引發台海共鳴,凸顯兩岸對於爆發武裝軍事衝突,各自打的戰略算盤。

中國認為,俄烏衝突可以削弱美國對台支持與關注,是美國的潛在危機,並轉移美軍為了抗衡中國野心而部署於太平洋的軍事資源;從台灣來看,這則是對台戰略假設的驗證機會,意即美國軍事力量究竟會否出手干預,以遏止中國犯台。

「如果西方列強不對俄國做出回應,會促使中方在對台行動上的想法更加大膽。」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說。甚至,中國獨立政治學者吳強指出,某種方面來說,台灣比烏克蘭更脆弱,因為台灣的外交地位未獲國際正式承認,因此台海戰爭若爆發,國際干預會變得更複雜。

為了研究這個其實離台灣很近的歐洲危機、了解將如何影響與中關係,總統蔡英文已經下令成立專案小組,持續追蹤烏東局勢。《紐約時報》指出,或許,台灣人比全世界都更理解,生活在霸權陰影下的感受為何。

從俄烏危機看,美國如何以四方法助台

布蘭德斯呼籲,如果中國攻台,美國必須協助台灣守住首波攻勢,與此同時,需要召集多邊軍事聯盟,讓北京付出沉重代價。俄烏危機凸顯了華盛頓可以預先展開的四個準備。

首先,美國必須制定、並持續改良雙軌並行的經濟制裁方法。最有效的制裁仰賴多邊合作,但美國也需採取單方面行動。這是因為,俄烏危機顯示要取得嚴厲制裁的廣泛認同,有多困難,例如,歐美若想把俄羅斯踢出關乎金融交易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經濟被重傷的將不只有俄國,美、德等市場亦然。

因此,拜登政府已經開始強調美國單方制裁,包含禁止對俄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考量中國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台海戰爭的制裁困難度會比俄烏還高,美國除了帶頭實施單方制裁,還要組成更大的經濟聯盟。

第二,最好趁台海衝突爆發前,強化美軍存在力量。因為一但緊張局勢升溫,美軍向前推進會被視為具有挑釁意味,甚至破壞區域穩定。資料指出,若戰爭爆發,美國海軍陸戰隊計畫在台灣附近的日本島嶼上建立基地,以對抗中國艦隊。然而,兩岸危機被觸發到入侵犯台的這段空檔,其實非常短暫,美軍難以部署軍力。

為了減少關鍵時刻軍力癱瘓的風險,布蘭德斯認為,美、日兩國應該強化軍演,並對此定期部署軍力。甚至,美國應考慮在台灣擴大部署軍隊,暗中強化合作行動規模、提高任務頻率,那華盛頓將能事先打造出小而優秀的菁英部隊。

第三,台美應即刻共同強化網路防禦能力。烏東情勢緊張,卻傳出烏克蘭政府部門網站遭遇大規模網攻,俄羅斯被指控是幕後黑手。而台灣更是危險,因為中國網軍壓境,台灣頻遭網攻已不是新聞,專家預測,任何犯台行為都伴隨鋪天蓋地而來的網路攻擊,其目的是癱瘓台灣社會,迫使領導人投降。台灣重要基礎建設高度數位化,包含天然氣、水利、電力等都受到極大威脅。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國防和網路安全專家基欽(Klon Kitchen)與研究員卓克索(Bill Drexel)建議, 可以讓美國網戰司令部(U.S. Cyber Command)與國家安全局(NSA)積極獵捕對台灣伺服器的網路威脅。

第四,台美需要更密切的日常交流。西方民主國家與烏克蘭之間的爭端顯示,即便是親密的外交夥伴,在互相協調訊息與行動上,仍舊無法輕鬆合作。更別說是台灣,因為與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所以兩岸衝突的處境更艱難。

布蘭德斯說,華盛頓不用重新審視其「一中政策」,但正如同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亞洲專家卜大年(Dan Blumenthal)所說,美國可以擴大與台灣的軍事聯繫,促進政治和外交互動,並建立危機溝通程序,讓兩國領導人在衝突爆發之際也能保持溝通。

俄烏危機對全世界來說無疑是場劫難,它帶來的一絲希望是,示警美國從中學到該如何遏止更大的災難:台海戰爭。

參考來源:BloombergThe New York TimesReuters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