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我的案主當中一共有6位參加過「心靈課程」。6個案主中,只有一位幸免於難,其他5位我不會說深受其害,但課後的狀態不甚理想,我花了蠻長的時間才把他們拉回來。
對於心靈課程的相關見解,我已於2023年十月發文統整。但若真的要單刀直入、討論心理治療與心靈課程最大的不同,應該就在於2個字,「創傷」。
心理治療,把「創傷」當成療癒目標;心靈課程,把「創傷」視為操弄工具。這是它們最直接的差異。
幸免於難的那位,叫她蒔蘿好了。蒔蘿是專業料理人,當初是為了陪同失婚的好朋友進班,費用也是由對方支付。但沒想到,為期3天的初階班,她只待了2天就被負責人一腳踢出課程,原因是「太有主見」。
根據蒔蘿的描述,課程學員一開始就被規定住在一起,而且要沒收手機。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建立「從眾感」最迅速的手法。蒔蘿對這做法很有意見,她覺得這是人身限制。
然而,對一群悲傷的人來說是圍爐取暖,就算不這麼想,老師也會把他們塑造成比悲傷更悲傷的人。於是,這地方不再是禁閉室,而是避風港。
該怎麼被塑造成最悲傷的人呢?隔天的重頭戲來了。
老師規定每個人要講出自己「最悲傷的經驗」,倘若不夠悲傷,老師還會幫你往下挖。此時,人生的慘度成了較勁工具,彷彿不夠慘,就不屬於這個團體,不配進入這個社會
於是,現場血流成河、泡沫天花亂墜,大家競相比慘。那些哭點究竟是真實發生的經驗,還是被引導植入的語言,眾人已分不清了。
創傷本該是十分私密,需要備好心態、經過專業人士審慎評估,再逐步引導出來的人生癥結。然而,在課程現場,它成了要挾忠誠度的工具。
你只有夠慘才夠格站在這裡,等到你夠格站在這裡時,就必須認清,只有我們能拯救你。因為全世界都拋棄你,你是燙手山芋,只有我們會接納你。
等等,不對耶!不是來療傷的嗎?沒處理舊傷卻製造新傷可以嗎?在老師眼中,這些問句讓蒔蘿看起來就像個臥底,身為現場唯一清醒的人,她就這樣被攆出去了。她覺得超瞎,但抱歉,課程套路就是這樣。
拆解心靈課程的套路
第一步,讓學員集眾成群
先截斷外界訊息干擾,同時剔除自我意識過強的成員。這是純化群體屬性,建立團體凝聚力最有效的方法。如此一來,老師的指令就會成為唯一的箭頭,所有異音都會被從眾效應弭平。
第二步,要求成員自揭傷疤
美其名是面對自我,實則弱化自尊,目的是植入「你很脆弱,但我們懂」的設定。這是操弄術中最關鍵的一步。因為被理解很重要,只要能被理解,就能產生信任。
但實際上,在心靈課程上的脆弱是被製造出來的,因為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願意說出脆弱反而是療癒的起點,因為代表你夠堅強。
但在心靈課程,創傷成了軟肋,分享創傷不再是勇敢的行徑,而是輸誠的途徑。於是看破的就抽身,執迷的就淪陷,礙於從眾壓力則會開始掙扎。因為在這裡揭露傷口,不是因為放心,而是放棄保護自己。
最後一步,將創傷變造成直銷商品
這通常意味著,你必須將課程影響力向外擴散,因為報名進階課程,才能得到解方。解方就像某種釣具,永遠在引誘下一組人進場,而你成了負責做口碑的宣傳。
回頭想想,自己當初不是就是因為口碑才進來的嗎?這種循環,或許才是此類課程的最終目的,那就是營造「依賴感」。一旦形成依賴,整個人就陷進去了。
創傷懸而未解,依附組織卻成了正解,這通常是當局者的迷津。
對專業工作者來說,創傷是一個需要細膩執行的治療議題。為了這道議題,我們持續進修、參與研討會、進行個案討論,為的就是保護傷口。我們必須做好前置作業,耐心討論創傷現場,量身訂做治療步驟,因為這才是對待傷口的正確方式。
但對於急欲復原的人而言,他們沒有時間,他們想要馬上被理解,他們需要快速被指引,他們不想被當成病人,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群體支持。於是心靈課程,成了最合乎邏輯的選擇。
因為它只要3天,而不是3個月或3年。因為它是課程,不是療程,不會被當成病人。因為它有口碑,而一般醫療院所的團體治療幾乎找不到評價。因為它是團課,這代表我和其他人擁有類同的處境,能夠彼此理解照應。
展課迅速、去汙名化,加上群體進行,甚至企業推薦,看起來既安全又暖心,對受傷的人來說,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誘因。
畢竟心理治療曠日廢時,除了被當成病人,保險還會拒收,請個假也難以坦白。最麻煩的是,醫療機構的團體治療標案時而流標,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我們必須承認,心理治療對於很多急性困擾的患者而言,通常愛莫能助。
因此,我們不該苛責受創的當事人,最該譴責的對象是那些用創傷牟利的非法管道。我知道這種譴責非常蒼白,因為創傷與商機無法被阻擋,鑽漏洞的傢伙也總是排山倒海。
我只能說,專業人員(身心科醫師、臨床/諮商心理師)一直都在,但真正影響療效的,始終是當事人的心態與姿態。如果報課進班,圖的是人脈就另當別論;倘若真心想療癒就必須明白,創傷照護沒有捷徑,因為創傷也是種累積,你的每一步,都會決定傷口的狀態。
不做心理治療,或許會原地踏步,但若走錯課程,可能就是終身修復。
*本文獲「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